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行业的策略和对策


随着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从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对象限制,在承诺和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外资法人银行可经营全面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分行在现有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等。为了有效应对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各项挑战,笔者试图对未来几年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进行粗浅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综述

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当初承诺,遵循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五年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迅速,并由此激发了中资银行的改革发展。

n       在机构设置上,已从只允许外资银行设立代表处发展到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截至2006年9月末,我国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达283家。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

n       在地域上,放宽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由最初只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内地推进,允许其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目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经济金融发达地区是我国外资银行最为集中的地区,尤其是上海。截至2006年9月底,上海的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582.84亿美元,占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55.46%,占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41%,占比比年初提高0.6%;各项贷款余额占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2.97%,占比比年初提高1.08%;客户存款余额占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的5.03%,占比比年初提高0.31%。

n       在业务发展上,外资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已从最初只允许办理外币业务扩大到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放宽了对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限制。截至2006年9月底,在华外资银行可经营12项基本业务,经营的品种超过100种,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底以来增长4.6倍,年均增幅高达92%。全部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尽管从总量上看,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在我国银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但是增速显著。2002年至2005年,外资银行总资产增长了120.5%,同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仅增长了47.8%;在贷款上,外资银行增长了144.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仅增长了27.8%不良资产率0.99%;截至2006年9月底,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分别增长14.07%和13.51%,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增长11.58%和10.83%,而外资银行增幅分别为19.45%和20.28%。外资银行在存款、贷款的增长速度上继续高于全行业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n       放宽了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的标准,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比例由15%提高到20%,多个境外金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比例由20%提高到25%。

n       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外汇市场上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参与者。在会员数量上,外资银行更是占有绝对的优势,截至2006年10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共有会员260家,其中外资银行148家,占总会员数的57%。我国外汇市场上实行做市商制度后,外资银行也是这一制度的积极参与者。截至2006年10月末,银行间外币买卖市场的12家做市商中,中资银行仅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三家,其余均为外资银行(见表1)。外资银行也是我国外汇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在银行间外币买卖市场上,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排名中位居前3位的皆为外资银行。

 

 

1   外资银行参与中国外汇市场的情况

 
总会员数
外资银行会员数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
260
148
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
74
56
银行间掉期外汇市场
61
46
银行间外币买卖市场
43
17
银行间外汇买卖市场做市商
12
9
结售汇市场做市商
15
7

 

n       加入世贸组织五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体制和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控制和降低风险,积极实施经营战略转型,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率降至1位数,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截至2006年9月末,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中资商业银行由2003年的8家上升到66家,达标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从2003年初的0.6%上升到74%。一批中资银行顺利实施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形成,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已进入国际十大银行之列。

 

二、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力对比

(一)中资银行的劣势

尽管即将过去的2006年,随着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境内外成功上市,以及市场交易的高估值,印证了笔者关于中资银行投资价值分析的一系列文章(参见笔者刊发于中国价值网的《2006年银行为什么会高速成长 》、《2006年中国A股银行实现飞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的价值判断》等文章),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在与外资银行特别是国际化金融集团的竞争中,中资银行所显露的明显劣势:创新能力差、业务拓展能力差、定价能力差、盈利能力差,深究其根源仍旧是中资银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和经营机制。

n       体制上的劣势。外资银行是市场化运作,业务操作几乎很少有来自非市场方面的强烈干扰,完全以利润为其经营目标,不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以及时限控制等方面都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或存在阻力,从而使其竞争能力大受影响。例如,外资银行可以根据国际市场情况灵活地制定存贷款利率和各种手续费率,报所在地人民银行备案即可;而中资银行的存款利率基本固定,仅对贷款利率有有限的浮动权,从而使中资银行在外汇存贷款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再比如外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盈利能力、还款能力等决定可否予以贷款;而中资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须考虑该企业是否处于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的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无法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

n       经验和创新上的劣势。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多为老牌跨国银行,其丰富的经验优势体现在每一项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上,而且不断调整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来保持这一优势,同时外资银行还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保持其对市场的竞争力;而中资银行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体制和机制上。

n       资本实力和资产质量上的劣势。中资银行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与外资银行特别与国际著名跨国银行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外资银行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仅花旗集团的资产就达7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总和。又如美国商业银行资产目前的不良资产比率是0.67%,我国无论从哪个口径计算都比美国大的多。

n       国际业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资银行中除中国银行等少数以外,大多海外联行网点少,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代理,环节多,速度慢,从而效率较低,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客户的汇率风险。而在华的外资银行大多是跨国银行,其业务网络遍布全球,拥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国际电子网络以及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使通汇快捷、方便、安全,广泛的国际业务网点和快捷的通讯网络,使外资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具有中资银行无可比拟的优势。

n       制度环境因素使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加剧。中国目前法律和税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各项制度也急需配套,金融管理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同时中资银行分业监管、分业经营,致使外资银行在税负、业务拓展等方面享受的优惠远远超过国有商业银行。例如:

Ø在税负方面,外资银行的综合税赋水平远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相对于中资银行,存在较多的外币拆借业务,但目前外币拆借仅以利息收入扣除利息支出后的实际收入作为营业税征收的税基,而人民币拆借则以利息收入作为营业税征收的税基;此外,外资银行还可享受外资企业的各项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而中资银行则不能享受着个待遇;部分地区位了招商引资,在土地价格等方面还给予外资银行大量的优惠政策。

Ø从业务方面,外资银行一般实行混业经营、集约化管理,再加之全球范围内便捷的网络系统,使其获得各种优惠和特权,如外资银行可从事外币投资业务,而国内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商业银行法的限制不可能开展投资业务。

这种不平等竞争条件进一步加大了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使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二)中资银行的优势

中资银行的某些优势同时也是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这些优势主要有:

n       中资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的支持,可以长期获取低成本的资金。

n       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誉作后盾,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在老百姓心中信誉度高。

n       中资银行已拥有极为发达的国内网络系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拥有上万个分支机构,网点分布与客户资源十分广泛,如此庞大的银行网络渠道体系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无法比拟的。

n       国内商业银行了解国内金融市场、熟悉客户,具有在本土经营的丰富经验。在掌握中国国情、文化背景和客户情况等方面,外资银行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外资银行的机构扩张和业务发展。

n       内资银行是市场先进入者,起初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客户服务的切换成本高,所以内资银行的稳固力较强,客户在短期内大量流失的情形不会出现。

n       内资银行的服务门槛低,价格便宜,能吸引大量中低端客户,这部分客户占据总客户量的90%以上,恰当地运用产品设计和产品定价策略可以与高端服务做一博弈。

(三)外资银行的优势

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n       管理与运作优势。外资银行的管理与运作遵循国际惯例,深入国际金融市场多年,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业务活动不受本国政府干预。

n       资产质量方面的优势。外资银行的坏账率、资本充足率、新增资产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中资银行。

n       外资银行在高端个人客户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明显。近年来,各家外资银行纷纷通过开设支行和各种理财中心进军个人高端客户市场,为富裕客户提供量身定制式的投资理财服务。国内的外资银行如瑞银集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皆在华积极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将客户群锁定在拥有十万美元以上的高端客户。例如,花旗银行于2004年6月在上海开设了首家个人财富管理中心,今年又在上海连续新开设了两家主要面对个人高端客户的支行。由于外资银行有开展财富管理的丰富经验和手段,且能为客户提高个性化服务,为高端客户配备高级理财规划师,其优势明显优于各大中资银行。

n       技术与产品优势。在信用卡、网上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间业务等方面,外资银行具有强大的实力。这种优势一方面和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形成对冲,一方面可能抢走高盈利业务的相当份额,对中资银行造成很大威胁。

n       信用文化优势。根据有关金融人士的观点,相当多的“中产阶级”对财务隐私非常重视,在他们眼里,这种权利在中资银行是很难保障的。

n       品牌优势。外资银行,特别是国际大银行集团由于有几百年历史,其品牌锻造深度明显强于中资银行。

总之,在“十一五”时期,随着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将在银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利润生成和盈利模式、管理体制、机构设立、经营理念、监管体制和监管思路等方面形成竞争格局;短期内,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双方竞争的焦点。但外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其在网点设置等方面的劣势,恰与中资银行形成互补。另外,由于大多数外资银行门槛较高,因此在短期内外资银行的高端服务可能一时还难以惠及普通客户。

 

三、全面开放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

(一)业务合作与竞争格局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增速均在30%以上。尽管外资银行在短短的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网点布局、客户认知、文化渗透等方面无法与中资银行匹配。因此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业务方面既有合作又有竞争。

过度竞争不仅对中资银行不利,同样也会对外资银行造成致命性打击。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参股中资银行、与中资商业银行实现部分业务的紧密合作等。“十一五”期间,中资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以下业务领域展开合作:

n       零售业务的合作2005年以来国际银行业已经将服务重点转移到零售业务方面,特别是针对个人的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这些业务是外资银行的长项,同时也是中资银行的短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将主要围绕零售业务产品的本土化进行。由于零售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分支网点机构并投入较多的人力,而且还要赢得客户的信任等,因此外资银行一般不会通过在中国大规模增设机构网点来扩大零售业务规模。近年来,在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大都涉及了零售业务,比如:

Ø   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等协议;与花旗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信用卡业务合作等协议;在公司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及并在业务合作中予以特别授权。 

Ø    中国建设银行2005617日和美洲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美洲银行将在众多领域向建设银行提供战略性协助。这些领域包括: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信用卡)以及全球资金服务等。

Ø     华夏银行Deutsche Bank AG20051110日在柏林签署《全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合作范围包括:技术支持与协助、信用卡业务合作及公司客户、国际结算业务和贸易融资、本外币资金业务、银团贷款、国内结算业务、不良资产处置、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现金管理、市场研究、保险代理、资金产品代销、基金相关业务、零售银行等。

n       批发业务的合作。这主要体现在创新业务方面,包括产品、工具、服务创新。在这一方面外资银行拥有遍布世界各地便捷的分支行和成熟的产品,中资银行在以后一个相当长时间难以与外资竞争,那么更多的可能就是合作。

此外,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以下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n       存款业务的竞争。由于吸收存款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居民储蓄存款的扩大,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需要大量的分支网点机构和投入较多的人力,而且还要赢得储户的信任等,因此外资银行一般不会通过在中国大规模增设机构网点来扩大居民储蓄存款规模,即使考虑到外资银行可以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如增加ATM机的设置等方式,也不可能对中资银行吸收居民储蓄存款的份额构成重大的威胁。中外银行在存款业务方面的竞争,近期内重点不在零售业务,而在于批发业务。对批发业务的争夺,将是外资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竞争的最主要领域。

n       贷款业务的竞争。在贷款方面,中外银行的竞争重点不在零售贷款业务,而在于批发贷款业务,而且是对优质的批发客户的争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华的外资银行在选择客户时,通常都挑选非常优秀的客户与其发展业务关系,而在拓展经营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的贷款业务时,外资银行都非常谨慎。在零售贷款方面,由于机会成本较高,外资银行也将会十分谨慎,但外资银行对于各类居民消费信贷会比较感兴趣,将逐步成为其在零售贷款方面与中资银行争夺的重点。

n       中间业务的竞争。中间业务由于收益高、风险低,占用少或不占用风险资产,平均占到国外银行利润总额的40%以上。比较突出的花旗银行,其利润总额中的80%都由中间业务创造。而国内发展较好中资银行,也只占到10%左右。以中间业务重头戏之一的理财业务来说,中资银行还刚刚起步,专业化程度远不及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的劣势突出表现在经验、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目前外资银行在华开展的一些中间业务如国际结算等已显露出强劲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0%左右。2006年外资银行在华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有长足发展,在少数中心城市的市场份额提高很快。外资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之后,将会对中资银行形成强有力挑战,尤其是国际卡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将会占绝对优势。在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方面,外资银行除继续稳定原有客户(即外资银行所在国和地区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企业)之外,将特别重视为中国国内客户提供服务。实际上,目前外资银行已经在大力开拓其具有优势的投资财务咨询与管理、证券发行与交易等业务,而中资银行则显得行动迟缓。

n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方面的竞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而对外资银行来说这是其最大的优势。由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风险最为集中、监管最为困难的业务领域,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外资银行在从事这些业务时可以利用其广泛而通畅的海外渠道,比较容易地规避监管。这种状况有可能危及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未来可以预计,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将继续保持相当大的优势,并将获得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中资银行则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n       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发展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大趋势,开拓投资银行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收益率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这类业务属于期限较长、收益较好而且比较稳定的业务。尽管2005年中资银行在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基金等IPO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特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曙光。然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分离银行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仍然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2006年中资商业银行不可能全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融资、代客户发行股票等业务,而且具有贷款、融资与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则更少。因此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竞争手段与策略

合作手段和策略前面已有表述,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主要阐述竞争手段和策略。

n       业务选择策略。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将集中力量争夺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贷款业务。近年来乃至未来3~5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顺序为:参股中资商业银行、与中资商业银行进行战略合作以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的渠道和网络、理财和项目融资以等投资银行业务、进出口贸易中便捷的贸易融资等中间业务、打通产业链条上下游的融资和信贷业务;

n       客户选择策略。对国内优质客户的竞争将成为未来3-5年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争取到优质客户就意味着该银行业务的扩大、风险的降低和经营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在竞争中获胜的筹码。外资银行既无意在中国大力开拓零售银行业务,又希望中国在经营地域、客户范围上对其的金融管制更宽松,其主要意图十分明显,即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那些尽可能少投入人力和财力,既有丰厚业务盈利、业务量较多,又少承担风险的信誉高的国内优质客户。外资银行将大量争取优质客户,特别是三资企业,而将效益相对较差的国有企业留给了中资银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质客户为了扩大生产,增加出口,降低成本,出于自身考虑往往也会选择那些服务方式灵活、效率高、态度好的外资银行。优质客户的减少,将使中资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n       本土化经营策略。近年来,外资银行不断通过调整在华发展战略来促进经营的本土化,以尽快实现人才、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随着市场的拓展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外资银行今后必将加快推进自身的本土化进程,这个进程将主要通过与中资银行开展合作、人才本土化和金融创新的本土化来完成。

u     人才的本土化是经营本土化的前提。外资银行不但在招聘一般员工时以本地人力资源为主,在高层中也开始积极聘用国内高级管理人才和金融专业人才。这些高级人才往往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时又熟悉国内金融市场,在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对外资银行开发内地市场和争夺客户资源均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起用本地金融人才已成为外资银行快捷有效且成本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本土化途径,许多外资银行已开始大力推行人才的本地化,例如汇丰银行中有95%的员工来自于内地招聘。

u     将自身优势与本地客户的需求相结合进行金融创新的本土化。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在分析国内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产品创新。比如外资银行面向中、外籍个人客户推出的保本外汇理财产品在充分考虑了内地百姓的理财需求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结合内地企业客户的需求,先于中资银行为其提供保理服务和现金管理服务等。这些本土化的金融创新既贴合了本地客户的需求,又突出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成为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制胜的重要法宝。

n       区域选择策略。从外资银行进军中国的区域选择来看:

Ø 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仍是外资银行的重点目标市场,以京沪深为中心的三大经济区域定位逐渐有所区分。目前,外资银行分别以京、沪、深为中心向周围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形成辐射之势。

Ø 上海、北京和深圳在成为外资银行重点经营区域的同时,其定位也将逐渐有所区分。

ü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仅使其成为外资银行最为集中的城市和众多外资银行在华总部所在地,也是外资银行金融创新产品或经营模式的试用地,因此上海将成为众多外资银行在华旗舰网点的所在地;

ü   北京作为经济调控中心和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心,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来京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外资银行在北京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ü     深圳凭借其雄厚的金融基础以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成为港资银行进军内地的桥头堡,在CEPA及其后续协议的推动下,深圳外资银行在规模和盈利增长方面都将实现有力的增长。

Ø 其次,外资银行将在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加快进入东北        和西部地区。特别是这些区域的大中城市。

(三)人才竞争

如前所述,人才的本土化是外资银行经营战略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展、业务覆盖区域的增多,金融人才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一个焦点。这是因为:

n       拥有精通银行业务又懂外语和计算机的银行专业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是银行在固然是未来竞争获胜的基础(对任何一家银行来说,缺乏有银行从业经验的雇员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但是笔者认为,未来银行业发展更需要熟悉客户需求、文化、嗜好以及银行运作模式的“行家”,外资银行实现本土化的前提是拥有一大批这样的“行家”。

n       当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转入另一家银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的去留问题,由于随之将可能带走部分业务、客户或专项产品,甚至这将可能变成一个关系到该银行竞争地位的大问题。所以,未来在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之间最重要的竞争将是对具有工作实践经验的各种专业人才的竞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以其富有生机的经营管理机制、良好的培训机制、优越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工薪待遇等对中资银行业的专业人才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已经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资银行人才流失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四、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收益与成本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收益

中国银行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将得到众多的收益,既有直接收益,也有间接收益。例如,外资银行被要求上缴准备金和超额准备,这可视为对其征收的税赋,是中国银行业得到的直接收益;而资本的流入、促进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国际化、促进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培养与成长等都属于间接收益。具体来看,未来3-5年中国银行业得到的收益主要有:

n       引进竞争机制。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一直倡导“花钱买机制”。其实近两年来我们寻求中资银行海外引资上市,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外资的注入使得中资银行的经营机制得到改观。那么中资银行真正需要什么样的经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体制决定机制,但是因为银行业涉及国家安全,不可能完全、充分实现国家非控制化,因此未来一个很长时期中资银行将依然维持高度的国家控制,这是无可置疑的。那么围绕这样一个前提,银行经营机制的改善就变得异常艰难。

Ø  什么是银行机制?银行机制问题即银行治理结构根本性缺陷的问题,像一个埋在国有银行体肤之内的芒刺,触一下就钻心的痛,不拔掉就会“化脓”、“病变”,让整个机体倒下。

Ø   目前,我们银行体制和相应机制:

ü  银行国家全资直接控股(分属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管是否真正出资)和间接控股(国资公司或地方政府控股)。

ü   银行沿袭“行政化”治理结构。不仅仅央行、银监会、政策性银行,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主要领导是经过有关组织部门考察并任命,“官本位”色彩十分浓厚。有的银行即使处于紧锣密鼓的股份制改革,也仍然突出明确员工的“行政级别”。

ü   股东和股东利益的代表者都对银行不真正负责。表面上看银行所有者、经营者都不缺少,可实际上中资银行缺少真正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ü   体制决定机制,中资银行目前的体制决定了中资银行激励机制、管理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经营机制等的不到位。

Ø  机制可以“引进”吗?“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概念属于“舶来品”,中国银行业对其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探索过程。此前,中国在进行银行改革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度改革、业务改革、银行内部运营改革等方面,几乎没有敢于去触及银行产权,中国银行业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股权结构,要真正找到“东家”、“掌柜”、“伙计”,并且还要从法律角度界定各自权力、责任和义务。

ü 有人以为:“产权问题已不是银行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如何实行对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才是保证银行高效健康运转的核心内容。”(尤越,2004年12月17日《国际金融报》),笔者不敢苟同,我一直认为中资银行的核心问题就是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亦即产权问题。如果不涉及产权制度改革中国银行业改革永远“治标不治本”,无法谈及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创新等

ü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们的舞台愈发宽广了,任务也更加艰巨,时间亦更加紧迫,“舶来”的东西需要我们自己注入新的理念才能消化,“银行机制”,从哪里来?

ü   笔者以为机制的名词可以“舶来”,但机制本身绝对不会是“舶来”的,需要在未来3-5年通过银行体制的改革进行机制创新。这里当然要汲取外资银行的对我们适合的东西,但更多的内容绝对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n       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缩短中资银行的学习曲线。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服务技术、高水平的服务效率和卓越的商业信誉,必然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强大的竞争压力。2003年开始,外资银行更多地通过入股进入国内银行,截至9月末,共有25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8家中资银行,投资额达179亿美元。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外资银行将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外部竞争力量的引进,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业素质和各方面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银行业服务现代化的进程。

n       增加外部资金进入的渠道,增加了中资银行资本。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加了外部资金进入中国的渠道,有利于增强中资银行市场的实力,为中国境内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据悉,自1996年光大银行第一家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来,10年间24家国内银行共约吸收250亿美元的外资资本投入,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就引入近150亿美元。这无疑对于中资银行增加核心资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n       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使得竞争将更多地发生在中资银行内部。这就使未来几年中国本土市场会出现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竞争;而今后的银行业会从过去的包括清理资产负债表、建设基础设施在内的改革阶段,走向银行业产品、银行服务以及更加重要的资源配置的竞争。同时,根据WTO的互惠原则,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较少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这就为国内经营状况良好的一些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n       改变中资银行税负上的不利地位。目前外资银行与内资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突出表现在税收负担水平上相差过大。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可享受免征或减征营业税、所得税等税收优惠。由与外资金融机构享受着众多的税收优惠,因而极大地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基本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中国加入WTO后,内外资银行的税负水平将会统一,使内资银行能够与外资银行进行平等的业务竞争。

n       促进向国际标准接轨。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业将全面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中国的银行业必须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要按照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特别是要根据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以及标准和方法来进行经营管理。这必然迫使中国的银行业加快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也促使中央银行推进全方位和规范化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二)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的成本

n       银行业市场份额的损失。外资银行从2006年12月11日起,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将不再有地域和客户限制,获国民待遇。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获得几乎与中资银行同样广阔的业务范围,本地注册的总行可直接授权旗下网点开展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一部分市场份额的损失。

n       削弱盈利能力。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随之降低,最终将影响到中资银行的收益。《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的颁布,对境内注册的外资银行给予5年的贷存比宽限期限,尽管在今后两三年内,外资银行在大部分业务上还很难形成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因为大多外资银行网点少、认知度小,但私人高端客户的竞争会愈加激烈。中资银行网点多、市场认同率高等优点也会成为外资银行战略参股甚至并购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相对于中资银行的经营网点优势,外资银行将采取错位竞争之术,定位于高端客户,专注于零售业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内银行利润份额造成冲击。

n       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逐渐分流中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从而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由于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负担都较为沉重、不良资产比例较高,不难设想,在中资银行存在流动性被大量不良资产侵蚀的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并且扩大吸收国内居民与企业持有的外币和人民币存款,必然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中资银行的生存。

n       金融风险监管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对于外资银行的监管还很薄弱,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期内难于改变,2006年过渡期结束后监管将会更加困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u     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水平相对较低、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如果对外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体系风险。

u     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随着银行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而使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对这一体系的监管将变的更为困难,谨慎性监管成本将大幅度增加。

n       加大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

Ø    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加大。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外资银行可以通过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抵制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应。而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货币市场将可能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传导机制,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难度。

Ø    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由于外资银行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低成本融资,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的各类企业都可通过外资银行融资,这就意味着本币与外币的融通、国际资本的流出入将更加频繁,因此中央银行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

Ø    在短时间内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

n       增加金融波动的潜在压力。大规模进入的外资银行可以为外资提供一个撤出东道国的渠道。根据国外经验,一旦国内金融形势稍有不稳,外资会通过外资银行撤出,从而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