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土化、实战化营销助推中国企业成功
——新著〈〈营销大拆招〉〉即将面市
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唯一路径。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都在感叹:营销越来越难做了!为什么很多企业在营销上无所作为,或者作为很小,就是因为这些企业不能把握营销的时代脉搏,更不能立足于本企业实际把营销功夫练到位。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上能够与时俱进,并结合市场、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好一招一式,做到稳、准、狠,这样才能更好地出击市场。
目前,中国市场营销呈现出几个特征:一是营销进入本土化时代。对于跨国企业,本土化是一个“课题”;对于本土企业,本土化则是一个潜在优势。哪个企业在营销上更为本土化,也就意味着更加贴近市场,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二是营销进入精细化时代。营销进入系统战时代,对于品牌、渠道、促销等营销要素都需要精耕细作,练好细节功夫,而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粗放型营销;三是营销进入前沿化时代。所谓前沿化,是指企业营销的重心向市场一线倾斜,过去企业营销经理人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前线作战的时代即将过去,指挥部必然前移,即向市场一线前移。当然,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可能通过设置区域性营销管理机构或派驻市场管理人员来实现,以此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与营销服务能力;四是营销进入领先化时代。要知道,领先的本质是一种差异于竞争对手的创新。对于企业,要么做“高手”,要么做“先手”。“高手”强调的是实战、实效,“先手”强调的是领先于市场、领先于竞争对手。只要领先,就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资源与市场反应时间,乃至市场竞争优势……本书正是紧扣营销的时代脉搏,为企业营销经理人及营销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学习、参考的范本。
总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六大特点:一是本土化。在企业界有一个口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营销上则是“本土的,才是实效的”。因此,本书完全以本土营销为蓝本,为企业角逐中国市场出谋划策;二是实战化。只有实战,才能成为企业决胜商海的营销“利器”。那些无实用价值的营销大道理或者过于深奥的营销理论,在市场面前都是“花拳秀腿”,必然缺乏战斗力,而本书则以实战为魂;三是原创化。只有原创的,才是鲜活的,才具有生命力。在新营销时代,创新是营销的永恒动力,所以本书力求原创性与创新性,尽量不去咀嚼别人嚼过的东西,否则淡而无味;四是细节化。细节决定成败,营销功夫尽在细节。营销环节的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营销系统的崩溃。因此,从细节入手,解决细节问题成为本书的一大指导思想;五是现实化。本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营销问题,都是在企业营销中实际存在的,并且往往是企业在营销过程容易遇到的敏感问题。我相信只有现实的问题,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使本书成为读者的必读书、工具书;六是通俗化。在本书中,没有成篇累牍的营销大道理,也没有深奥难懂的营销理论,完全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读者易学、易懂、易用,使营销理论可以真正指导营销实践。
作为一名中国本土营销咨询策划人,我愿意把十余年为企业服务的实战营销心得与经验奉献出来,与企业营销从业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我非常推崇本书的实战性,因为很多观点、方法与策略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并且已有成功案例。我认为,只有实战的营销思想才能是实效的,才有可能真正地服务于企业营销。或许读者朋友要问,缺乏实战性的营销思想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把“答案”告诉给读者朋友:必然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包括人、财、物的浪费,尤其资金的浪费,以及经营业绩的下滑。这还算轻的,还有更为严重的后果,即错误的或者缺乏实战的营销思想可以使企业“迷路”,在市场面前做出错误的判断,使企业丧失市场机会,甚至走上不归路。看来,思想如“药”!病人吃药时,如果药效强劲,病可能很快就好了;如果病人所吃的药药效不足,病人可能康复得很慢;如果病人吃的是假药,或者劣药,很可能不起作用,甚至有副作用;如果病人吃的是“毒药”,则会致人死命,造成终生遗憾。可见,错误、无效或低效的营销思想,对企业的危害不可估量,后果十分严重。看来,企业在营销上有“病”时同样不能乱“投医”,而是要选一本具有实战价值的营销著作来研读,以获得解决方案,或者寻求专业营销顾问公司的帮助。
2007年1月,〈〈营销大拆招〉〉将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希望能为中国企业营销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作者:贾昌荣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