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学术论文的记忆:由助教到讲师


发表学术论文的记忆:由助教到讲师

 

刘建江(200713日)

 

今天第一大节是补课,走在路上,偶尔想起十几年来发表文章的历程,感触良多。记录下来,也许对我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大三第一学期写的,是“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计划生育的消极影响”。那时候,满是激情,想到的是如何使农村致富。而且,大二的时候,还出钱订了一费杂志:《中国人口科学》。后来一想,农村计划生育问题不能解决农村贫困,于是想到发表工业。于是撰写了第二篇论文“论加入GATT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影响”。(那时候还是1993年,还没有临到WTO)自己感觉,农村不是要发展工业吧?

这些论文,没有发表,只是放在尘封的记忆之中罢了。但是这份激情倒是在内心深处,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四时候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论入世对我国消费的影响”。算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优势的一个时尚的选题。经过辅导老师王老师及湘潭大学学报编辑部老师的修改,于19951期发表于《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算是我的第一篇公开发表论文吧?

1994年本科毕业之后即来长沙电力学院任教,当年写过两篇论文,一篇是“论入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此文经赵晷湘教授大幅度修改之后,以他为第一作者发表于《综合经济导刊》,第二篇是《论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承蒙廖小平老师的厚爱,发表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2期吧?算起来,1995年大概发表4篇吧?

1997年破格晋升为讲师,这算是比较快了,以本科身份,三年晋升为讲师,提前了两年。1998年是大丰收的一年,与老婆合作,发表了8篇,其中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一篇。真是幸运啊,为我评副教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