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中也有“黑嘴”


    中国股市从来就不缺少“黑嘴”,也是一个“盛产”“黑嘴”的地方,这是由于监管不严、处罚不力造成的。当然,“黑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畸形产物。“黑嘴”的出现,导致为数不少的投资者便深受其害,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的血汗钱白白地打了“水漂”。因此,“黑嘴”出现后就一直为市场所诟病,规范“黑嘴”们的行为还证券市场一个干净的环境已是刻不容缓。为此,中国证监会曾出台了《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对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设立条件、招收会员的方法等多方面作出了要求。

    管理层的打击让“黑嘴”们收敛了许多,至少再不敢像原来那样明目张胆地公开活动了。但是,像国内券商的投行部门这些“黑嘴”,投资者可是防不胜防。作为机构投资者,券商的研究报告往往会左右许多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小散户经常会跌入“黑嘴”们的陷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去年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就放了一颗“卫星”,居然声称重庆啤酒应涨到60元。原来东方证券自2005年年底就持有重庆啤酒的股份,去年一二季度,东方证券就没有停止地减持,至二季度末,仍持有350万股。当时重庆啤酒的股价在24元左右,如果真的能涨到60元,重庆啤酒的股价还应上涨一倍多,东方证券理应增持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不光是国内投行中有“黑嘴”存在,那些被投资者奉若神明的QFII中也存在“黑嘴”,瑞银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瑞银,相信投资者不会太陌生。在目前的QFII中,瑞银拥有的额度是最多的,而且,QFII的“第一单”也是瑞银投下的。2003年7月9日上午10时15分,瑞士银行通过申银万国QFII业务专用席位投下第一笔买单,买入对象为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四只股票,并由此揭开了QFII真正进入A股的大幕。

    就是这个瑞银,前不久又对A股市场的银行股“大发宏论”。1月5日,瑞银集团大幅上调银行股估值的报告。而在此前的2006年11月24日,瑞银发布了《中国银行股:转向谨慎》的报告,大幅调低了银行股的估值,并引起香港市场和国内市场银行股的一次“小地震”。当天,包括工行、中行等国内银行股均几乎低开低走。但瑞银的报告显然没有阻挡银行股走强的脚步,在经过短暂的整理之后,工行、中行等均强势上涨,带动上证指数刷新了2001年的历史高点,并创出2847点的新高。

    相比于去年11月份的股价而言,目前银行股的股价要高出40%左右。但不可思议的是,瑞银在这两次中却得出“相反”的结论。作为世界一流的投行部门,没有人会怀疑瑞银的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而且,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可为何瑞银总在关键时刻大失水准?

    不难想象,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多方的逐利场,利益至上才是参与者所追求的唯一原则,因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瑞银的“良苦用心”了。事实上,某些QFII与国内的“黑嘴”一样,在当前的牛市行情中,一面大肆唱空市场,一面却在背后大量买进筹码;或者居心叵测地看多,而暗地里偷偷沽出股票,其司马昭之心,令人一览无余。

    QFII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曾引起A股市场的“投资革命”。但对于那些寅时看空卯时看多者,我们还得多留份心眼,否则会成为其“理念”的“祭品”。郎咸平先生对QFII有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QFII是比股市庄家更厉害的庄家,“东方的老虎会吃人,西方的老虎一样会吃人”。

    确实如此!

    http://finance.qq.com/a/20070116/000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