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恶的官场“裙带风”!
据《第一财经日报》
此类“一损俱损”的“裙带风”,在反腐败斗争中历来被称为“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现象,对老百姓来说,是早已耳濡目染的,也是深恶痛绝的。这种官场“裙带风”每年都要发生好几起。从近期来看,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因宝山区区委原副书记、原区长秦裕社保基金案发被带了出来;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因青岛市原区长助理、崂山区委原书记王雁的土地案发也被拖了出来。往前推,湖北襄樊因“孙楚寅受贿窝案”引发了襄樊官场大地震;湖南郴州因“李大伦贪污案”引发了郴州官场大地震;以及近年来发生的上海官场大地震、兰州市最大的官高官案件引发官场大地震、宁波大剧院受贿案引发官场大地震、天津官场大地震、福建官场大地震、安徽官场大地震……,一些大地震还引发了“空降官员”的现象。一个个“裙带风”、一波波“大地震”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现象不仅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了黑,也毒化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
“一损俱损”的“裙带风”危害甚大。一是“裙带风”的结果,腐败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给反腐败斗争带来很大难度。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为例,他在国家医药管理局担任局长期间,先后有两位秘书先后随着医药管理体制改革而得以升迁。在郑筱萸退休前,便有人多次向其反映他的秘书的经济问题,都被郑筱萸压了下来,就是不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在某些腐败联盟势力十分强大时,正义和非正义较量往往是“本末倒置”的,正义的力量往往会被颠覆,此种情况下,因为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反腐败可能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二是“裙带风”闹乱了社会正常秩序。官场中的“裙带风”是一种不正常的“团队精神。其深层次原因在于,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权力过份集中的垢病正逐步得以克服,腐败分子“单打独斗”风险过大,他们只有通过上下级关系,结成利益同盟,便成为一些腐败分子们心照不宣的现实选择。在利益编织起来的关系网和权力形成的保护伞下,具有正义感和能力强的关系网以外的干部被排斥在外,本来没有腐败 动机的官员很有可能被拉下水。三是“裙带风”导致了正义得不到申张,非正义得不到根除。
要遏制“一损俱损”的裙带歪风,一要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把对官员的监督权、评议权任免权置于透明公开的程序下。二要经常性的实行干部交流轮换制度。三是积极推行公开办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