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罢头飞雪,从此俺是易粉丝


数年前,易中天回武汉娘家演讲,现在回忆,其时的状态好比是黎明前的黑暗,又好比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总而言之,乃是人品大爆发的前夕。
 
当晚的演讲,场面热烈欢畅,俺至今记忆犹新。不过虽然台下笑声不断,但到了最后,愿意买书的人却寥寥——可见后生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缺乏远见,看着年过半百的易先生,忍将朝阳作晚霞,谁能想到两年后易先生就如日中天了,再想买书签名,得排出二里地去。
 
时至今日,在易家书雄霸图书排行榜的历史性时候,俺再回忆当初易先生给俺们讲了什么的时候,却只依稀记得他开了几个清朝皇帝的玩笑,鄙视了一下腐朽的清政府。彼时俺不幸看了两篇韩毓海,还就这个问题站起来和易老师扯了两句,说鸦片战争以前,清朝乃是西方的白银坟墓,做生意很行,打仗不行,就像一个财主干不过打劫的专业班子一样,不好说财主就比匪徒落后。
 
那天易老师遇到俺的问题,只是和善地笑笑,很宽宏的放过了俺,没有当众给俺难堪,所以在以后持续的几年里,俺都成为了易老师坚决的,铁杆的粉丝,以至于后来易老师出现在CCTV百家讲坛的时候,俺就激动得到处说:看看看,易老师,当初是俺们学校的,俺和他说过话!
 
不过不是所有的粉丝都像俺这么幸运,能和易老师说上话;也不是所有的粉丝都像俺这样不幸,在求学阶段学的是鸟用都无的文史类——所以今天的易家粉丝都很热衷和人讨论易中天,讲大汉,品三国,比发育,拼人品——虽然俺的例子一点都不具有普遍的证明力,不过大家追求时髦的心理,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令人遗憾的是,群众目光焦点有限,有的偶像没有占到板凳,成了loser,就开始不爽,有的人没有信仰,看着易老师长期霸占黄色领旗衫,也开始不爽,于是就唧唧歪歪——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不可否认,易老师讲述的历史,只是他一家之言,可是谁又规定了群众的目光焦点,CCTV的讲坛就得是传播你这派观点的地方了。本朝太祖爷诗云: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王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都他妈是中年人了,现在还相信文史科学有绝对中立的态度和角度,不是人品问题就是智力问题——俺都不屑说你!
 
知识分子和媒体的结合,本身啥问题都无,但是把媒体当成老虎凳,坐在镜头前就要拨动屁股上的开关,努力给自己换上一顶公共知识分子的帽子,搞你所谓的柿子油,你还真相信屁股决定脑袋——你也得看看你的屁股坐在谁家的凳子上。同志们,宣传阵地姓公,公家的公!
 
俺可能不如易中天的其他粉丝那样逢易必买,可俺在这里一定要呼吁易老师守住宣传阵地,不能叫这群唧唧歪歪的loser们夺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