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投资大师制胜习惯(8)
习惯十一:在作出决策后即刻行动
大师与普通投资者的区别是什么?是性格和行动的快和慢吗?
不是表面上的这些现象,而是背后的“觉知”能力的差异。大师知道,每一个时间点(我们通称为“当下”)都是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无法衡量的生命价值的。
决策,是各种元素以及要素的积累和积累过程的完结。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生命过程。在这样一个完毕的当下,没有什么,比把自己、自己的生命表达方式---行动,融合到其中,更有意义和趣味了,而投资大师本来就是以这样的过程为生命和乐趣的。从狭隘的经济学意义上说,即刻行动的价值,就是新的价值空间形成的最大时间价值。不是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比如“知行合一”。用细腻和丰富的文化,用心来体会和解读西方投资大师,并通过自己生命的修养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在我自己的初浅实践中,我觉得知、行、合、一是四个不同的元素和层面,而知知、知行、知合、知一,行知、行行、行一、合知、合行、合合、合一、一知、一行、一合、一一等等,非常丰富和细腻,受益无穷。
习惯十二:持有赢钱的投资,直到事前确定的退出条件成立
这是投资纪律吗?与其说是纪律,还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的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特征。
作为大师所预见到和已经去行动了生命过程,每一个单位的钱(比如一元),都与他一起参与了这样的行动,而赢钱,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有缘生命,是这个阶段唯一的特征,外部特征。
马老总结的该习惯,是隐含着“如何持有”的前提的。实际上,“如何退出”,对于大师更有意义。只是,在这条里,他用事前确定的说法,忽略了这个问题。
“退出条件”,就是投资大师的生命过程中阶段性的使命。
反思该条习惯,至少也拓展了我们的投资思考视野,告诉了我们一些道理:
事前确定吗?分析与决策,以及退出。
持有吗?行为特征。
赢钱的吗?标志特征。
这展现了一个过程,一个有形和无形生命的聚集和消亡过程以及外部特征。
这类似于物理学上的一段关于时间的描述:起点与终点。也让人想到佛教的缘起与性空。
习惯十三:坚定地遵守他自己的系统
什么是系统?
系统的含义解读可以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尝试去界定。商业的系统、网络体系的系统,人脉资源的系统,包括我们做资本市场投资时,所谓的技术分析系统等等。
这些是系统,但是,可能是系统的表象特征。它们仅仅是投资大师系统的折射。
大师的系统,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就是他自己的心境。
所有的纷繁复杂的外部关系,都向内收缩于自己并给予简化,这就是系统,也就是传统文化之中所说的“知止”或者“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