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冲击波)高价房VS高档房


楼市冲击波) 高价房VS高档房 □刘研波 朋友以每平方米近6000元,总价近百万元的代价购买了一套房子后对笔者说:“我终于住上高档房子了!”且慢,高价房与高档房划等号吗? 笔者认为,虽然房价是一个衡量高档与否的重要标准,但高档的概念并非一定由高价来支撑。试看前两年济南的某些高价房子,多是占据了黄金地段,或是占据了城市发展的趋向地段,房子的建筑质量还过硬,但细数一下配套却少得可怜:没有教育配套,没有购物场所,业主的日常生活尚不方便,又何谈高档? 有人认为,高档是品质、品位与品牌的集合,符合这一点就可以说“高档有理”。 笔者认为此话不无道理。品质是一个高档楼盘的基础,从小区配套的角度要看是否满足生活所需,比如是否有超市、学校等;从建筑的角度要看是否有休闲的功能,比如是否具备视听室、健身房等,在空间上是否有露台、大厅等。同时,高档的房子一定融入了科技的成分,比如智能化的设施,在安保方面更出色,使生活更便利、更有效。    在建筑的风格上,高档的楼盘会更有性格,这里面体现的是开发商的追求与智慧。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凸现的是开发商的品位,业主选择某种建筑风格的楼盘也反映了他们对这种建筑风格的认可。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选择什么样的品牌彰显的是主人的追求,体现的是主人的身份与地位。所以,对于高档房而言,是否是业内的品牌至关重要,业主在做决定时,许多都是冲着这些企业的品牌去的。而品牌的建设又不是一日之功,是建立在对高品质的保证、对高品位的孜孜以求的基础上的。品牌的建设是一个复杂、长久的工程,涵盖广泛,历时弥久。当然,也不乏有的项目虽然具备很好的品质,但由于营销不力,或者说广告不到位,而没有能够脱颖而出的例子。因此,如果高档房是品质、品位与品牌的集合的话,那么,高档就是一个更综合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价格就能说得清楚的。    笔者观察到,目前济南许多项目本身距离真正的高档还是有差距的,如中档楼盘可以做成高档的包装,但永远不会成为高档房。对于将“高档”作为卖点的企业,在喊出“高档”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问一句,我家的楼盘“高档有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