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设备和处理设施
主要设备见表2,主要构建(筑)物见表3。
表2 主要设备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特性参数 |
数量 |
配套电机 功率/kw |
备 注 |
1 |
格栅 |
500 × |
|
1台 |
|
|
2 |
污水泵 |
32ZW5—20 |
流量 扬程 |
2台 |
1.1 |
一用一备 |
3 |
罗茨风机 |
BE65E |
风量 风压 59 kPa |
2台 |
5.5 |
一用一备 |
4 |
UVSHB 反应器 |
Φ2000 × |
HRT=8h |
1台 |
—— |
全钢制作 |
5 |
IC反应器 |
Φ1600 × |
HRT=10h |
1台 |
—— |
全钢制作 |
6 |
深层曝气 反应器 |
Φ1600 × |
HRT=10h |
1台 |
—— |
全钢制作 |
7 |
酸贮槽 |
Φ800 × l |
|
1台 |
|
PE |
8 |
组合式 投药装置 |
1000×500× |
|
1台 |
|
PVC/PE |
9 |
板框压滤机 |
BMS20—630/25 |
过滤面积 |
1台 |
|
增强聚丙烯 |
10 |
螺杆泵 |
I-1B |
流量 扬程 |
2台 |
2.2 |
一用一备 |
表3 主要构(建)筑物
序号 |
构(建)筑物名称 |
规 格 |
有效容积/m3 |
结 构 |
1 |
调节池 |
4000 × 2500 × |
40 |
钢筋混凝土 |
2 |
污泥浓缩池 |
4000× 2500 × |
40 |
钢筋混凝土 |
3 |
综合站房 |
9000×6000 × |
—— |
砖混结构 |
五、 系统启动和调试
1 系统启动
2
当系统启动成功后,便进入包括深层曝气反应器在内的全流程生物处理调试。
由于全工艺都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污水生处理技术,调试过程十分顺利。不到一个月,UVHSB反应器和IC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就已经成熟,至两个月后便投入了全负荷运行。
到系统启动后连续运行的第75~90天的这半个月期间,系统内各个处理过程和取样测量点的处理水质,经化验测定已经接近达到设计指标,并且已经稳定。这期间虽然原废水出现过几次大幅度的波动,但最终末端处理装置——深层曝气反应器的出水水质始终维持在87~136CODcrmg/L之间,排放水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达标排放。
六、处理结果和运行费用
1 处理结果
处理结果见表4。
表4 处理结果
项目名称 |
ρ(CODcr)/(mg·L-1) |
ρ(BOD5)/(mg·L-1) |
ρ(SS)/(mg·L-1) |
进水 |
30200 |
11000 |
483.7 |
UVHSB |
16500 |
7700 |
120 |
IC反应器 |
1280 |
770 |
—— |
深层曝气 |
118 |
38.5 |
58 |
出水 |
118 |
38.5 |
58 |
排放标准 |
150 |
60 |
100 |
2运行费用
包括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在内的日常运行费用为:
电费47.40元/d,药剂费9.50元/d,人工费50元/d,
合计为 106.90元/d;全年按300天计,年运行费总计为32070元。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5 银杏国废水处理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项目 |
指标 |
设备费/万元 |
24.8 |
土建费/万元 |
4.2 |
其他费用/万元 |
10.5 |
工程总投资/万元 |
39.5 |
装机容量/kW |
18.0 |
运行负荷/kW |
9.2 |
占地面积/m2 |
160 |
年运行费/万元 |
3.2 |
七、工程实践小结
1、银杏酮生产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生物制药废水,最高质量浓度可达CODcr 80000多 mg/L,水质的波动较大,因此必须选择能够抗冲击负荷的处理工艺和先进技术;实践证明,本工程所必选实施的工艺流程及其处理技术非常切合实际,因此也是相当成功的。
2、由于银杏酮的生产中原料和成品产出比为3000:1 ,银杏叶的消耗量很大,导致大量的残渣夹杂着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助剂一道随废水排出,使处理过程中排出污泥比例过大,污泥产率过高,严重时将会影响处理效果,造成生物处理系统不稳定。
因此建议:
A、 应控制残渣随废水的排出量,或者在系统的进水部位设置一道筛网进行拦截,避免出现残渣过多得现象。
B、 应加强对银杏叶子的筛选,严格控制其鲜嫩度,保证把老残树叶剔出掉,减少残渣的生成量。
3、通过选用UVHSB变速升流式厌氧水解生物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和深层曝气反应器这三项新技术,使本工程压缩了占地面积,废水处理站显得十分紧凑。不仅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还使得操作管理非常简单,整个系统除了污泥脱水尚需人工操作外,污水处理过程基本实现了无人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