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金等机构滚动复合赢利模式看做庄是好还是坏?


从基金等机构滚动复合赢利模式看做庄是好还是坏?

 

从大盘200566日破千点为998·23点至20061214日再创历史新高2250·32点,时间跨度达1·5年,实现了股指翻番,市值翻番。显然大盘能如此凶猛是基金大锷们采用滚动复合赢利模式分不开的;也与它们长期运作以及管理层源源不断地给它们输送新资金分不开的。

或许对于“滚动”二字大家不应该太陌生,因为任何一个开发区或矿区开发都是逐渐地由内向外开发,从而形成一种向外扩展,俗称滚动。作为滚动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那就是可以把风险降到更低,走一步看一步,实际上应该是先要整体规划而后逐步实施,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显然我们的基金在管理层的领导下由于所炒之股都具一定规模、业绩,故而推行了一种新产品--那就是权证,还美其名曰说什么创新。实际上由于这种东西都是免费送的,故而基金们从权证身上可以获得超大比例的赢利。这种赢利模式最充分地体现了基金与散户之间的博弈,那就是你不参与通过暴涨诱你参与而你参与再套你。从宝钢购、武钢沽购、五粮沽购再到新发的马钢购、钢钒老沽新购等,从它们的市值来看都是几亿到几十亿!显然这种创新产品对于炒家是有利的,是一种滚动赢利模式。而管理层也是有功之臣,可以增收税收、交易费用以及交易品种。与此同时,有人叫嚣一旦个股因为暴炒造成流动性变差之时就应该发放复合式权证,以通过创新产品达到进一步炒作之目的。

不难看出,权证这种创新产品既是基金等机构赢利最有效地模式,同时大大地鼓吹做庄的好处,难怪炒家最终都要变成庄家,新的德隆就这样产生了。 

另一种基金等机构赢利模式就是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送转增模式。显然要达到送转增基金等机构凭借自身资金的雄厚而通过暴炒后驻扎在上市公司至少得成为前三(?)大股东,实现高送转。要高送转除了业绩好以外,另外就是要有很高的净资产和公积金,否则就像贤成实业一样,送完后公积金会趋为“0”值。而凭借业绩继续填满权,这样反复运作复权价就高不可攀了,从而实现了基金等机构业绩好得不得了。

通过上述两种模式你不难看出一些世纪牛股所体现的这种赢利其效果非常地好。而且它们还大吹特吹它们会选股,实际上就是自身运作的结果。举例几支:

万科A1212日,复权价363·68元,复权系数27·344

茅台:1214日,复权价349·2元,复权系数4·513

中集A1212日,复权价291·37元,复权系数16·232

五粮液:1214日,复权价181·96元,复权系数10·053元。

 

它们的复合赢利模式还体现在基金自身的炒作上,由于这些个股在上涨过程中其市值大幅增长,相应地基金净值也跟着大涨,与此对应地就是基金价位也同步大涨,显然通过相互持有对方基金进行狂炒其价位也就上去了。

 

显然通过上述滚动复合赢利模式造成了基金等大机构业绩非常地好,这样就造成股市一片艳阳天,你不想进场都不可能,故而在股指翻番并创出历史新高之际还有那样多的新散民入市?

通过这种滚动复合赢利模式展示了基金等机构做庄的严密性,如此这样肯定做庄是大有好处的。

但这种做庄模式的致命之处:一旦上市公司基本面出现异常情况,那么整个基石就会轰然倒塌,那么成为银广厦第二就不是猜想?其股价会像TCL集团由光鲜名牌到垃圾缠身而一落千丈,但幸好TCL董事长还总是信誓旦旦要扭亏为赢,要不社保(001组合)也不会持有它的股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