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洛阳豫西平等县县长路尔宏率部与土匪作战,由于土匪势大,路尔宏被俘,被关押在花山寨。后来路尔宏在土匪内部有正义感者协助下,逃出花山寨魔窟,国民政府任他为卢氏县县长。路再次与土匪作战时,由于土匪势大,路尔宏又被俘,这次土匪不再关押他,而是采取最惨酷的刑罚,将路尔宏县长“活人剥皮”,折磨致死。
2000年第12期《炎黄春秋》刊载的文章:冯玉祥扫贪碑的曲折经历。中国艺术视窗--行万里路--他山之石全文转发。
冯玉祥扫贪碑的曲折经历
《炎黄春秋》2000年第12期 翟智高/文)
河南省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董光涛家中珍藏着一块石碑,碑文全文如下:
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我们誓为人民建立极为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及做种种有益的事我们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武力
冯玉祥
中华民国十六年
平等县县长路尔宏 立
董锡乐 书
这篇充满革命精神的碑文,在经历了七十多年风风雨雨之后,仍然完整如新。围绕这块碑的建立、拆除、失落、保存,有着曲折的经历。
冯玉祥立碑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河南省政府迁往洛阳,洛阳成了河南省省会。白沙和大莘店是洛阳南部具有战略意义的两个地方,是扼守东南颖、淮、宛、荆,北达洛阳,西去秦、晋、甘、青古道上的咽喉要冲。民国十六年五月,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决定在白沙、大莘店新建两个县,将白沙命名为“自由县”,大莘店命名为“平等县”。
平等县首任县长路尔宏请冯玉祥为新建的平等县题词,冯玉祥挥笔书写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针对当时官匪勾结,土匪横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无法无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的情况,冯玉祥发出要把它们“扫除净尽”的誓言。
平等县政府请大莘店书法最好的董锡乐先生将冯玉祥写的碑文书刻于石碑上,立在平等县府。
那年,反封建、反迷信、妇女放足、禁烟禁毒、惩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土匪等全面开展起来,冯玉祥的碑文鼓励了民众,同时像利剑一样直插土豪劣坤反动恶势力的心脏。他们不甘心灭亡的命运,不惜勾结宜阳花山寨的土匪来攻打新成立的平等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平等县县长路尔宏率部与土匪作战,由于土匪势大,路尔宏被俘,被关押在花山寨。
平等县县长被俘,地方恶霸乘机煽风点火,散布流言,说土匪来打大莘店是因为冯玉祥设了平等县,冯玉祥不让我们过,他的平等县也弄不成。还说,只要平等县政府在,土匪还会攻大莘店,搞得平等县人人恐慌。恶霸流氓多次胁迫平等县职员拆除冯玉祥石碑,并肆意到县府闹事,使县府工作瘫痪。
百姓护碑
国民政府在不知路尔宏死活的情况下,又任命周斌为第二任平等县县长。当这位县长带着委任状到大莘店平等县府任职时,地方恶霸许金寿找到周县长说,路县长的下场你还没看到?你要是想要命,就赶快离开这里。新任县长吓得跑回省府,坚决辞职不当平等县长。
于是,省政府又派尧何年接任第三任平等县县长,尧到大莘店后,了解到周斌辞职的原因,还有点不太相信。中午他去吃饭,饭后回到县府的办公室,发现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内包一粒手枪子弹,纸上有一行字:“你想扫除我,我先铲除你。”吓得尧何年不敢接任,就携带平等县的县印跑回了洛阳,自此平等县全面瘫痪。
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白沙、平等县成了战场,当地老百姓为了保护这块碑,就悄悄地把该碑埋于地下。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蒋介石和宋美龄来到洛阳,相中洛阳为历代王都,决定把南京国民政府迁来洛阳。1932年1月30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以洛阳为行都。
洛阳改为国民政府行都,但洛阳南龙门外的平等县却因土匪恶霸横行而陷于瘫痪,对行都安全不利。洛阳的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军长张钫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并派该军王凌云部三个营到平等县剿匪,但仍无法制止地方恶势力与土匪勾结横行,匪首郭世法率众匪洗劫平等县鸣皋镇,烧杀抢掠,强奸妇女,还抓走150人作肉票。土匪放出话来,只要政府不侵占他们的地盘,他们就不会与政府过不去,言外之意是要国民政府撤销平等县,退出他们的势力范围。
腐败无能的蒋介石政府对距洛阳仅30公里的平等县所发生的事竟采取退让的政策,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冯玉祥在平等县所立碑的碑文太富于刺激性,过于革命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后)八月,国民政府撤销平等、自由两县,合而成立一个新县,以古籍文献所记商代“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定名为“伊川县”,所辖区为原平等、自由两县的范围。就这样,新成立的平等县仅有五年就夭折了。蒋介石的退让政策使冯玉祥“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的誓言变成了一碑空文。
重见天日
又过了26年,解放后的1958年大炼钢铁,大莘店建了一个炼铁厂,因需石灰石作原料,就把各种石碑搜寻来砸碎人炼铁炉,一场大雨后,埋入地下的冯玉祥碑露了出来,有人把碑挖出送到炼铁厂,大铁锤砸下碑边,人们发现碑文是革命词句,就停下来。当时,有人说,这是国民党立的碑,毁了算了,工人们说,不管谁立的碑,上面的话说得好。碑幸免于被砸,又被掩埋于地下。
1974年,平等村董光涛挖土挖到了冯玉祥碑,就请人帮忙把该碑拉回自己家中,一直保存到现在。在国家文物局开展征集百年文物的活动中,冯玉祥碑才得以重见天日。
该碑现在洛阳民俗博物馆。
后记:
====================
附录:
1、 民国自由县政府旧址在伊河东岸白沙镇(今伊川县白沙乡)。民国自由县1927-1932年五年期间,先后有十名县长:张绍堂、文辑照、吴清选、李培元、王照珍、王汝娃、王青云、李蔚先、王任、于金鉴。
3、伊川县地图(民国自由、平等两县辖区示意简图,蓝色点范围是民国自由辖区。橙色点范围是平等县辖区)。
网友中原大象收藏了一张民国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签发的河南平等县丁地钱粮执照,至今已有76年的历史了。
左上角有个竖形章“奉令推征二十一年地丁”,二十一年指“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就是说平等县政府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征地税,就预先“奉令推征”民国二十年和二十一年(1931-1932年)后两年的地税和人头税。这张票证对研究河南地方经济史具有一定价值。
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中原大战,白沙、平等县成了战场。据以前访问当地耆老,他们回忆,当时平等县府已很混乱,委托有势力者代管(实际是恶霸把持),“政府”把后两年的地税和人头税都预征了,完全可能。但这张平等县丁地钱粮执照,没有政府的公章(县印),也无任何编号。左上角的竖形章“奉令推征二十一年地丁”,不排除代管者利用原先的空白“执照”,私刻“奉令推征二十一年地丁”竖形章,利用战乱,混水摸鱼,打着“奉令推征”为号,狐假虎威,坑国害民。这一类事情古今太多了。冯玉祥不会想到,他的“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不仅没有实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反而更变本加厉去盘剥老百姓。
=======================
附录:参考资料
伊川县人民政府粮食局1954年秋季爱国售粮通知书
1955年夏季爱国售粮通知书
2、 民国平等县政府旧址在伊河西岸大莘店镇(今伊川县平等乡)。民国平等县1927-1932年五年期间,先后有十名县长:路尔宏、周斌、尧合年、赵汝式、李慧堂、高慧岚、任剑青、李友侠、白光武、张习赞。
平等县县长路尔宏率部与土匪作战,由于土匪势大,路尔宏被俘,被关押在花山寨。后来路尔宏在土匪内部有正义感者协助下,逃出花山寨魔窟,国民政府任他为卢氏县县长。路再次与土匪作战时,由于土匪势大,路尔宏又被俘,这次被土匪不再关押他,而是采取最惨酷的刑罚,将路尔宏县长“活人剥皮”,折磨致死。
-----------------------
洛阳晚报 平等县: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0-11/05/content_683436.htm |
近代民主革命先贤孙中山一生坚持和倡导“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上世纪20年代末,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取孙中山思想之要义,分别在省内设置了平等、自由、博爱和民权等县。
80余年转瞬即过,经过岁月变迁,如今博爱、民权两县仍在,但平等、自由两县已难觅其踪。记者带您一道寻访两县故址,追溯这段过往历史。 在伊川县平等乡第一初级中学校园,那一排低矮的教师办公室前,有几块用做地砖的青石板,上面有“平等县代县长任侠题赠”等字样依稀可见。 当地民间学者翟智高告诉我们,这个中学校园就是当时的平等县府旧址,青石板上记载的是平等县时期,当地军队剿匪的一次激烈战役。 1923年8月,河南省政府迁到洛阳。洛阳南部30余公里处的大莘店和白沙两处扼守东南,是古道上的咽喉要冲,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 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决定在大莘店和白沙两处兴建两县,大莘店改名平等县,白沙就叫自由县。两县以伊河为界,平等县在西,自由县在东。据记载,当时的平等县大体包括现在伊川县的城关、鸦岭、高山、鸣皋和嵩县的田湖等乡镇。 1974年,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村民董光涛曾在地里挖出一块石碑。据考证,这是1927年省政府主席冯玉祥专门为平等县成立题的词。 受平等县首任县长路尔宏之请,冯玉祥欣然挥笔写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篇题词通篇慷慨激越,饱含着对人民的热爱:“我们一定要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我们誓为人民建立极为清廉的政府。我们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河、种树木及做种种有益的事。我们要使人人均有受教育读书识字的机会。我们训练军队的标准是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军队是人民的武力……” 随后,平等县政府请当地书法最好的董锡乐先生将题词刻于石碑上,立在平等县府前。 平等县成立后,反封建、反迷信、妇女放足、禁烟禁毒、惩治贪官污吏、打击恶霸土匪等工作全面开展起来。各种反动势力不甘心灭亡的命运,不惜勾结宜阳花山寨的土匪来攻打新成立的平等县。 1928年8月,平等县成立尚未满一年。在一次与土匪作战时,县长路尔宏不幸被俘。 国民政府很快又任命周斌为第二任平等县县长。当周带着委任状到平等县府任职时,地方恶霸许金寿找到他说:“路县长的下场你还没看到?你要是想要命,就赶快离开这里。”周吓得跑回省府,坚决辞职不当平等县长。 于是,省政府又派尧何年来接任第三任平等县县长。尧上任后,了解到周斌辞职的原因,还有点不太相信。有一天中午出去吃饭,饭后回到县府办公室,他发现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内包一粒手枪子弹,纸上有一行字:“你想扫除我,我先铲除你。”吓得尧马上携带平等县的县印跑回了洛阳。自此,平等县全面瘫痪。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卖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同年1月3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洛阳宣言》,决定以洛阳为行都。 洛阳改为国民政府行都,但洛阳南龙门外的平等县却因土匪恶霸横行而陷于瘫痪,对行都安全极为不利。 最惨烈的一次激战在当地土匪洗劫平等县鸣皋镇并抓走150人作“肉票”后爆发。1932年,驻守洛阳的国民党二十路军军长张钫,决定派该军王凌云部三个营到平等县剿匪。尽管政府军队损失严重,但仍无法根除地方的土匪和恶势力。之后,土匪烧杀抢掠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他们放出话,只要政府不侵占他们的地盘,他们就不会与政府过不去,言外之意是要国民政府撤销平等县,退出他们的势力范围。 1932年8月,腐败无能的蒋介石政府无奈采取退让政策,撤销平等、自由两县,合而成立一个新县,以古籍中所记,商代“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定名为“伊川县”,所辖区为原平等、自由两县范围。就这样,新成立的平等县仅有五年就夭折了。蒋介石的退让政策使冯玉祥“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扫除净尽”的誓言变成了一碑空文。 记者 邓超 刘爱国 通讯员 宋赞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