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泰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末饭店26座,房间4100间。根据美国《HOTELS》杂志2005年7月的排名情况,可以排在第206位。
2005年前的主要情况如下。
1994年,公司建立。
2001年6月,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成立泰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BVI)。
2002年6月,为准备与美国公司进行反向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二板(场外交易)市场(OTCBB)挂牌,成立泰达旅游集团公司(TTVL-OB)。
2004年3月,取得了美国纳斯达克二板公司的控股权,公司更名为泰达旅游集团公司,成为美国证券市场上红筹股背景的50强之一,从而完成了上市三步曲。
2004年底,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北京市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空港城西段项目正式通过了北京发改委的立项。
2004年12月,泰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已拥有天津泰达度假交换有限公司(55%),新加坡华夏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60%),上海宝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5%)和TEDA(北京)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等营运子公司,并接管了20余家三星级以上的高档酒店。
2005年的进展如下。
2005年,泰达发行借记卡一卡通。
泰达计划在上海投资1.2亿元首次推出“有限服务酒店”,于2006至2007年开业,这类酒店拥有四至五星级酒店的客房,并配有商务中心,但没有太多的餐厅以及SPA等娱乐休闲设施,适用于专业商务人士,房价与一般的高端酒店持平,客房数量在200间左右;还计划在中国首次推出老年主题酒店式公寓,在2008年前于北京或者上海开出第一家老年主题酒店式公寓,公寓根据客户不同的需要分为不同的档次,并配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和针对老年人的生活设施。泰达准备在京沪穗等中心城市推出的“有限服务酒店”以收购烂尾楼或改造旧酒店为主的方式进行,大约1.2亿到1.5亿元人民币可建成有200余间客房的“有限服务酒店”。泰达还准备选择在风景名胜区建立自己的度假酒店。
泰达未来3至5年的发展规划是确定海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发展区域;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作为综合性项目目标城市,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青岛、哈尔滨、厦门、重庆、苏州作为商务型酒店目标城市,将香港、上海、大连、青岛、哈尔滨、杭州、厦门、深圳、三亚、黄山、昆明、丽江、桂林、成都为度假型酒店目标城市。在未来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方式。在综合性项目方面,采取母公司融资开发,树品牌形象策略;在商务型酒店方面,采用收购兼并,资本运作,扩大产业规模策略;在度假型酒店方面,采用收购兼并或投资开发,产权式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策略。未来3-5年发展目标是打造泰达品牌,管理酒店达100家;实现管理资产规模300亿元人民币、房间数2.5万间;创年营业收入65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22亿元人民币;拥有员工人数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