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12
(1)候机室里的雷声
目前的SARS危机,正在拼命地制造着恐慌,100多个国家以各种形式阻断了中国人踏出国门的路,看着那个长长的拒绝人境的目录表格,象针一样刺痛国人的心的时候,我却在忧郁的心头另有一种淡淡的欣慰,那些在春日盎然的季节,正在蠢蠢欲动想要踏出国门的、部分喧嚣的、狂妄的、甚至粗俗的中国人们,却终于有了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只是我感到“欣慰”,竟然是这可恨的SARS给的。
如果你经常进出国门,我不清楚你有没有一个印象,只要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机场候机室里,你遇到一个成群结队的中国人,那么,您肯定会感到这个机场候机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不!不仅仅是热闹,有时候简直是进了北方农村卖猪的“猪市”!或许我这个比喻有些偏激,不过经过我的几次观察,这确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当然这不是说全部的中国人,我可没有一秆子全部打倒。尤其是那些受人尊敬的、有教养的的人。
中国人这几年因为生活好了,所以旅游成为时尚。今年要不是“SARS先生”恶狠狠地瞪着每一个人,那么在中国飞往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的航班上早塞满了中国外出旅游的人。于是下面我所说的一幕肯定要经常发生。
有一次,我大约提前一个小时进入新加坡国际机场。刚坐下不久,正好遇到了一队中国来的返程旅游者,男男女女的大约有十余人。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鱼贯而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宽阔的候机大厅。他们进入大厅之后,就一溜堆把他们那肥大的行李包平坦在候机厅门口的地上,一下子占住了很大一块地方,然后十余人圈起一个圈,就开始操起高高的嗓门高谈阔论。其中有部分男士,可能因为走路太急的原因,再加上新加坡天气炎热,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的体恤撩到肚皮上面,露出肥态态的雪白的肚皮来,其之不雅,世所罕见。
有几个西方人这是一进门就看到了这一群中国同胞的嘻嘻哈哈的样子,就显示出些须鄙视,有一西方女士,一见到那位男士的肚皮,也赶紧扭过头去,看来西方人的开放,还是顶不上中国人啊!谁说中国人保守,看看满个候机大厅,惟有中国这队人马的旁若无人,您就可以想象的出,中国这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确实使这部分朋友“开放”起来了。多亏工作人员走过来,打着手势让这些人把行李拿开,那位老兄因为搬动行李不方便,就下意识地把自己的白肚皮盖起来,才没有继续让我的这些同胞们继续现眼!不过他们的轰轰的“雷声”却一直在中国人的候机区里飘荡着,而相邻的飞往其他国家的候机区则静静地鸦雀无声。
不过中国人的另一“优点”——插队,在检票的时候也施展开了,只见这些人先三两个在队伍中间排着队,而其他的人继续在一边交谈着,轮流交换、评头论足他们在当地买的东西。等到剪票开始,这伙人一窝风地钻入队友的位置。一下子使队伍往后延长了许多。我身后就有一个西方“老外”嘴里轻声咕哝一声,看来他看到此情形也确实忍不住要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
但愿SARS过后,国人能继续使用口罩,因为我对候机室里隆隆的“雷声”实实感到害怕!
(2)"洋性"行为
根据有关人士分析,该死的SARS将给中国的经济的某些行业带来危机,而交通业可能是首屈一指,现在的人们该不出门就不出门,以避免惹祸上身。
即使人们迫切需要交流,彼此之间说话也离开三米远,大有敬而远之的趋势,没有紧急的事情绝对不去人多的地方。不过在没有SARS之前则不是完全如此,不信,我再说一说下面这个极其有代表性的情景:
当您走在马路上,看到前面有一群人围在路中间,远处的人们都伸长了脖子,一边极力向这里张望,一边逐渐集拢起来。这情景就是鲁迅几十年以前在《药》所描述的杀革命党时的那群看客。其后随着人流的聚拢,马路阻塞了,轿车在"焦点核心"的两边极力地扯开嗓门,大明大放!
直到有个别人,很可能是司机吧,打了个110,警车呼啸而来,戴着白手套的警察,连推带搡地驱赶着那些挣大眼睛、"提着脖子的鸭子"似的恋恋不舍的人们。这些人有老态龙钟的老人,有风姿绰约的少妇,还有西装革履的所谓白领!
这是一种"洋性"行为,"洋性"一词没有确切考证,不过,很可能是百多年前,当长着黄毛绿眼的"长毛子"来到中国时,因为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一群异族"异端",从而老是跟着他们的屁股后,仔细看个够,反正有的是时间嘛,于是有人给造了"洋性"这一名词。
但是遗憾的是,随着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什么意识、礼貌、文明等等的文明程度都提高了,鲁迅在几十年前的的那副带血的馒头,依然没有治好部分中国人的"洋性"行为这一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