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该进监狱,严义明该去哪儿?


顾雏军该进监狱,严义明该去哪儿?

 

文 唐朝

 

自从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被刑拘之后,大家是否认真思考过“倒顾事件”的另外主角之一的严义明该去哪儿?

 

自从“打假英雄”王海开辟了购假索赔这个行当之后,各地模仿秀纷纷进入到这个领域大展拳脚。随着许多机构明确表示“不鼓励知假购假索赔”之后,民间把“购假索赔”当作谋生手段的人士就一直扮演着边缘人的角色。而从事这个行当的人也没有见谁因此成为“财富英雄”,更别说走进“上流社会”了,就是“主流社会”的人士也不愿意与之为伍。

 

为什么?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葛优在《天下无贼》的这句经典台词为这个“行当”的前景作了最好的说明。

 

就在各地以“购假索赔”为生的大侠们纷纷转行的时候,严义明先生依然在上海媒体的掩护下高调进入到股市领域开发“购假索赔”业务。唯一不同的是,严义明先生索要的不是现金,而是科龙电器的独立董事职务。

 

首先严义明先生和其他科龙电器小股民有所不同,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以公司结构治理闻名的“大律师”,先生对科龙电器实际经营状况的判断,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既然这样,先生为何还要“知假购假”呢?

 

第一,从律师行业“委托代理”的业务属性上分析,“委托代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二,从严义明律师对媒体宣称的“每小时200美元谈话费”的收费标准上分析,任何一个业务繁忙的“大律师”那有时间“管闲事”呢?除非目前是业务“淡季”;第三,从上海证券和财经媒体对“倒顾”事件“非比寻常”的热情关注度上看分析,这更符合“形象广告”的基本要素;第四,从严义明先生是在中国证监会调查科龙电器即将结束之时,才“倒顾”的时间段上分析,“投机取巧”的成分要大于“见义勇为”的意义;第五,按照“世界上没有无缘无辜的爱,也没有无缘无辜的恨”的观点分析,“知假购假索赔”的动机本身就很值得怀疑;第六,从顾雏军迅速就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时间段上分析,一个以公司结构治理闻名的“大律师”很清楚这个案件的最后走向是什么,在顾雏军四处积极变卖自己持有科龙电器股份而偿还挪用科龙电器的关键时刻“倒顾”,这是维护广大中小股民利益的行为吗?

 

“塞翁失马”的典故会不会在先生身上得到应验呢?

 

从表面上看,先生的个人形象和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的形象似乎在“倒

顾事件”中得到迅速提升,其实则不然。

 

首先,中国所有已经上市和正在准备上市的公司总裁们都看到了先生在“倒顾事件”中的“精彩表演”,稍微有头脑的老总就会想: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了?是不是也要当我公司的独立董事?万一我不答应,会不会我也成为第二个顾雏军呢?

 

有思考问题能力的老总是因此会怕先生?拼命“巴结”先生呢?还是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呢?想必答案只有一个。

 

“猫看家,狗拿耗子”说的都是角色错位的问题,为什么在法制健全的欧美国家很少看到市民“见义勇为”呢?

 

是人家的觉悟不高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市民明白,那时警察分内的工作。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先生不出面“倒顾”,顾雏军就能逍遥法外?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之所以没有过早对顾雏军采取刑事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希望顾雏军通过变卖自己持有科龙电器股份而偿还被顾挪用的科龙电器巨额资金,从而使科龙电器和广大股民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我承认挪用了科龙电器的一些资金,但是,只要再给我一点点时间,我把我持有的科龙电器股票卖出一部分,钱就能彻底归还了;很可惜的是,形式发展的恶劣性似乎已经不允许我这样做了……;何必苦苦相逼呢?等我把钱还上再处理我是不是更好吗?股民要的不是钱吗?难道是想要我顾雏军的命?……”,顾雏军在被刑事拘留前最后的这番话节选自《非常真相》一书。

 

现在由于“倒顾事件”在不合适的时间以不合适的方式进行了爆发,使本来顾雏军通过变卖自己持有科龙电器股份就能够偿还挪用科龙电器资金的想法被打碎了,科龙电器今后的命运究竟怎样?中小股民的损失是否还能够得到赔偿?我们还要耐心等待,不过大家不必为严义明律师担心, “每小时200美元谈话费”的收费标准足以使先生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任何事情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倒顾事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相反的一面,如果是在顾归还了钱之后再进行,不但科龙电器和广大股民的损失能得到有效的补偿,这对于科龙电器的公众形象和今后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东方英雄(北京)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艳梅说。

 

如果广大中小股民最终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大家可以向心地善良的先生求助,不知道先生到时会不会是按照“每小时200美元谈话费”的标准和广大中小股民收费呢?

 

顾雏军已经去了该去的地方,严义明律师的“倒顾事件”还会继续吗?

 

如果继续,严义明的路究竟在哪儿?他到底该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