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5年,北京的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也会大大提高。北京将成为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国际大都市。”主管北京市城市建设的常务副市长汪光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北京未来5年环境治理充满信心。 从1998年开始,北京市确定了2002年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66亿元。近3年来北京市环境保护投入已完成近300亿元,据汪光焘介绍,在整个“十五”期间,北京市治理环境还将“重拳出击”。 两年内工业污染减少30% 到去年5月底,北京市5000多个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已经全面实现了达标排放。凡是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已经全面停产,对污染排放达标、但排放总量大的企业,首先选择的是停产搬迁。从1999年至2004年,北京市市区四环路内的企业每年将搬迁20至30家。 在控制机动车排放方面,目前北京市已经全面实现了汽油无铅化,制订了一套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机动车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18万辆1995年以后上牌照的在用车加装三元催化净化装置治理,同时1300辆天然气公共汽车投入使用,2.6万辆出租车、公交车辆改造为清洁燃料车,机动车尾气达标率已提高到近90%。据介绍,目前汽油车执行标准相当于欧洲一号的北京一号标准,柴油车新车也同时要求做到。预计到2004年,北京市将实施相当于欧洲二号的北京二号标准。化油汽车将在2002年后全面淘汰,都用电喷车。 汪光焘预计未来两年内北京市的工业污染量将减少30%。 5年后蓝天白云天数1年内占70% 2000年,北京天然气使用量已超过1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最大的以天然气为主燃料的城市。今后5年,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仍将是北京的主要能源,使用的比重将达到75%以上。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北京的天然气使用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 在城市水处理方面,目前市区已建成高碑店、方庄、北小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清河、凉水河管网工程已经启动。在“十五”期间,北京市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密云水库水质清洁,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功能,保护地下水源水质。到2007年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 汪光焘介绍,到“十五”末期,北京市环境保护要达到: 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全年的70%以上,到2006年达到90%,相当于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区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率达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 塑造一个充满绿色的大都市,一直是北京的梦想。 北京市计划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到2005年全市的自然保护区超过30个,山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平原地区提高到25%以上,市区绿化隔离地区建成125平方公里,形成首都周围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两年完成了7年的目标 北京市政府提供的材料表明,两年来,北京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连续呈下降趋势。2000年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一氧化碳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41%、18%、7%和21%。实现了全年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达45%、三级及好于三级以上天数达80%的目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超过每日6000吨,达到总垃圾量的80%。 汪光焘副市长介绍,空气质量统计数据表明,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城市用7年完成的目标,北京市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虽然起步晚了些,但所走的路少得多。我们盼望着蓝天白云一年四季呈现在北京的天空。
还京城蓝天白云———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谈首都环境治理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