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要不要反倾销?--摆弄些老是非


反倾销因倾销(Dumping)或者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而生。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关税配额等传统贸易障碍越来越受到GATT/WTO(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约束,反倾销渐渐成为国际上最流行最有效因此也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回溯它短短的成长过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各国反倾销法被频繁修改的过程,而且每一次修改,都使反倾销更容易立案和处罚。到今天,只有最幼稚的人还相信反倾销跟公正贸易(Fair trade)有关,还相信它是为了对付倾销或者掠夺性定价。反倾销反的不是倾销,而是无障碍的自由贸易。 认识到这些,我们就知道,要不要反倾销这个问题,实际上等同于要不要贸易保护。而这,已经是老是非了。 先摆弄“是”的方面。首先,贸易保护可以帮助发展某些产业。毕竟,世界还远非大同,国家之间还有边界和仇恨。因此一些核心的产业,比如农业和钢铁,对一个独立国家来讲不可或缺。而如果这些产业恰恰不是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贸易保护就义不容辞了。 此外,比较优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成长,成长就需要时间。一个让人常常提起的例子是韩国汽车业,当前美国汽车市场上最咄咄逼人的力量。众所周知,韩国的汽车业受到政府在资金上的倾力相助,但如果没有有效的贸易保护作配合,恐怕它没有发育就早被廉价的美国车日本车淹没了。 其次,贸易保护可以迟缓某些产业的消亡。我们知道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会体现在结构上,一些新的产业会诞生,一些旧的产业要消亡,比如英国早年盛极一时的纺织业,或者曾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的美国钢铁业。这些产业的消亡对经济全局是有利的,说明资本找到了更好的用武之地。但小孩子也会明白,产业的变迁会留下大量的失败者,尤其是一时无法学得新技能的底层工人。对于这些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庭,一个产业究竟是安乐死还是暴病而亡是有区别的。合适的贸易保护正是获得安乐死的一个手段。 第三,贸易保护可以是种威慑,使贸易伙伴选择合作。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讲,实行什么样的贸易保护由产业集团之间的政治角逐决定。我们威胁对美国的柑橘出口征收反倾销税,美国柑橘种植集团就更有动力反对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当然要刺激欧美的产业利益集团,威慑不是唯一手段,同样或者更加有效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目前45家美国零售商组成联盟,为遭反倾销的中国家具商游说,就是生动一例。 摆弄完“是”,再来摆弄“非”。首先,任何贸易保护都损害消费者利益。这无需多讲,中国的消费者应该深有体会。 第二,损害比较优势产业。贸易保护难免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使比较优势产业的成本升高,减弱其国际竞争优势。如果“保护”的是原材料或中间产品,例如钢铁,它们的工业消费者将直接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举个美国的例子,布什政府在2003年3月对所有进口钢铁施行30%的所谓“保护性关税”,2003年12月该关税在WTO和汽车工业的压力下被取消。根据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计算,该关税为美国钢铁公司带来2.4亿美元的利润,保住大约5千个工作岗位。然而,该关税给汽车等消费钢铁的工业带来6亿美元的损失,失去了大约2.6万个工作岗位! 第三,不利于被保护产业的并购重组。有些产业呈现疲态,并不是因为该国的资源条件不适合该产业的发展,而仅仅因为普遍的管理不善或负担过重,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并购重组甩掉旧的包袱,以重获生机。贸易壁垒的降低和加剧的国际竞争往往会加速这个过程,几年前欧洲British Steel和Hoogovens的合并,Thyssen Krupp 的重组,Usinor Sacilor 的私有化,其历史背景就是政府补贴下降,来自日本的竞争加剧等等。通过并购重组,欧洲的钢铁业重获青春,不仅不需要政府的特殊救助,相反在国际市场上让当年的巨无霸美国钢铁业节节败退,频频向政府寻求关税保护。而布什在取消“保护性关税”时号称是他帮助美国钢铁业完成了并购重组,仅仅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无知或厚颜无耻。在“保护性关税”期间,美国钢铁业的确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并购,但关税本身决没有帮助这个过程,相反,30%的关税使得病死企业的盈利增加,市价上涨,恰恰让并购更加困难! 第四,扭曲竞争机制,滋生腐败。每一次反倾销成功,或其它贸易壁垒的树立,都会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如果投资技术改进的回报低于反倾销诉讼的回报, 企业自然要改变其投资行为。如果说自由市场的竞争是商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竞争,有了廉价的贸易保护(反倾销诉讼的成本比争取关税配额的成本要低的多),就多了政治影响力的竞争。而投资于政治影响力,完全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难免滋生腐败。 反复摆弄这些老是非,我们就知道,问要不要反倾销,不如问要什么样的反倾销?作为当今世界最得力的贸易保护,我们难以放弃它。毕竟,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可以帮助培养潜在的优势产业,给衰退行业(比如农业,或者将来的衣裤鞋帽玩具,如果中国有幸有这一天)必要的喘息空间,给贸易谈判者一根令人畏惧的大棒。 然而,我们不得不强调“一定程度”,因此设法保证反倾销不被滥用。毕竟,任何贸易保护,尤其是低成本的反倾销,直接影响消费者生活水平,牺牲经济新陈代谢的效率,扭曲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可以说反倾销是条恶狗,我们需要它,也要约束它,不能伤了我们自己。而怎样约束它,我就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