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嘉明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81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同时,参与创建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身),担任河南省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北京青年经济学会负责人、《中青年经济论坛》主编、中国西部研究中心主任、中信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召集人等职。198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6月,出走中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茨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MBA。之后,在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学习、考察、经商。2000年至今,先后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担任工业发展官员,任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中国改革四十年经济思想史


 

  中国改革:一个趋於复杂的长期歷史运动

  2018年,中国改革四十周年对於影响歷史的任何改革,四十年并非是一个过长的歷史尺度。在中国,大凡对歷史进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改革,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到张居正变法,少则十年左右,多则二十年左右;而没有改变歷史走向的改革,时间普遍过短,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1898年清代的「百日维新」,即「戊戌变法」。从近代世界歷史看,英国现代政治制度转型,从1640年新议会事件开始,至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前后四十九年;日本明治维新,以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为起点,到1889年确立资產阶级代议民主制度,前后二十一年。当代中...

Read more

抑制文人情结,走向“后人类时代”


  2017年10月号《文化纵横》以“科技VS人文”作为封面选题,刊登了相关的四篇文章。这个选题和相关文章,源于这样一种认识、判断、甚至是共识: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焦虑,包括哲学和伦理在内的人文反思能力衰落,难以跟上当下的科学技术进步,这种科技和人文的失衡“构成了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

  问题是,以人文落后于科技导致“现代性危机”,或者是对“人类文明”构成巨大挑战,这一逻辑和结论本身是值得讨论的。

  第一,科技和人文的对等和并列关系,早已经悄然结束。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的科技和人文...

Read more

我不赞同“回到亚当· 斯密”的口号


  196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姐姐给我买了一张《三剑客》的电影票,地点是在东四的红星电影院。因为来的早,就到电影院对面的新华书店看书。在书店一进门的柜台上,摆了上市不久的若干本红色封面小32开本的《知识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一本是《亚当· 斯密》,定价0.35元,作者林森木。

  我的第一反应是“亚当和夏娃”中的那个亚当。我对“亚当”这个名字如此敏感,是因为大人讲《圣经》故事,提到过亚当。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我哥哥朗诵过苏联“红色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向左进行曲》(1918)。我对其中一句印象极...

Read more

超级不确定性时代和"商业理念”


  李钧、李耀东、李润熙合著的《风口到了吗?需求、矛盾与拐点》一书,其核心思想是:今天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行业也已经和正在脱离确定的轨道;世界失去了稳定的“参照系”,原本天经地义的“商业逻辑”遭到颠覆;捕获经济活动、产品和价值的“拐点”越来越困难。但是,以“风口”所隐喻的商业风险和机会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在膨胀。所以,现在到了构造全新“商业观念”的历史时刻。

  超级“不确定性”时代的到来 讨...

Read more

陈子明为历史留下的思考


子明充满宗教情怀,没有私怨,拒绝仇恨,与人宽厚,超越中国式的“左右”之争。他的最后时刻,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一个战士,而是永无休止的思索者。

 

十月二十一日,子明还是走了,心痛,真是心痛。看那么多同代朋友们为纪念子明所写的文字和挽联,字字句句,催人泪下。

 

几天来,不由想到一个似乎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是同一代人,所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很多人彼此相识相交,甚至曾是朋友和战友,最终却发生那么大的分化,且越年长越泾渭分明。子明代表着崇尚理想主义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群体,与之不同的则是作出另外...

Read more

中国特色的"会议"


  

       编者按:1984年9月朱嘉明先生参与组织了莫干山会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不仅使一批经济学家脱颖而出,走上舞台,也为八十年代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0年后的9月13日,回国探亲的朱嘉明受邀在一次读书会上谈莫干山会议。在这次读书会上,他没有重复各种“大咖”们封侯拜相、成名成家前的故事,而是极其认真地探讨了会议这一历史现象的源起、演变与异化,既切题、又充满趣味和深意。

 

  本文是朱嘉明先生在本次读书会上的发言整理稿,经他本人修订后授权现凤凰大学问完整刊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