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崔树清

致力于站在全球经济和产业背景下,系统思考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影响变量和参量,并努力放大自己的研究视野和范围,从经济学、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房地产、旅游、工业与就业、互联网、新媒体、人口和政策、制度以及哲学、宗教、文化和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从问题出发,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逻辑,提出审慎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方法,这是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和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及人民福祉的社会精英的共同目标和愿望。

新型城镇化带来的中国产业转型趋势


  新型城镇化、税收政策及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性改革,将对第一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带来深层次的战略变革和结构转型,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房地产行业将重新定义其内容和边界,从单纯住宅商业开发商向城镇综合配套开发服务商发展方向转变;

  2、整体行业的价值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3、提供的产品内容和服务将更广泛和宽广,承担起地方政府的部分职能,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4、商业收入模式从原来的一次性销售到多次持续性经营性转变;

  5、gdp将合并地产、旅游和智慧城市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列入统计范畴。变革和创新转型的浪潮,正在拥有9万亿资本的地产界悄然开...

Read more

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整合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国际案例可以论证旅游产业整合是城镇化的主要龙头产业方向,就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一样。

  比如香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香港在将失去制造业的优势后,加上地产发展到天花板再无空间,就只有靠中国大陆的资源:一是港口货物及旅客的国际中转;二是上市公司的服务及金融业务;三是大陆的游客消费。实际上来看,前两块基本是衰退的趋势,使香港经济繁荣和持续增长的只有旅游业及其带来的购物消费。估计占到香港经济收入的70%以上。这说明一个国际城市在去工业化、地产化、金融化之后,唯一的支柱产业只有旅游和购物。

  第二个例子是09年金融危机后国务院批准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后的海南岛的经济繁荣。我之前去...

Read more

城镇化的发展逻辑和路径


  逻辑是这样一种东西,从a开始,经过b,按照一定的公式到达c,再由c因循另外一项法则到达d,经过若干个中间相互关系的演进推理和行动,最终到达目的地结果z.其中间的不断求解和解题以及数理模型的体系,构成了一条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路径,因为路途清晰并能连贯起来,所以称之为逻辑。

  北大教授周其仁在"改革的逻辑"一书中并没有告诉和回答改革的逻辑,只是不断从改革的命题开始去追问逻辑,逻辑是如此封闭的一个综合解决问题的路线设计,必须包含问题、目标、方法、策略、战略、战术、时间、资源、人力、风险、投入产出分析、公式、模型等,非圆满纵深而为之。简单来说,逻辑就是路线图,摸着石头过河是不存在逻辑...

Read more

新城镇运动将为人们带来什么?


  大规模的国家城镇化运动将给中国带来新的气象新的生活方式:

  1、你若工作在北京或上海、深圳,假如你来自农村,你的老家将会大变样,新城镇将是你回家看到的第一印象,或许老家的房子已经不再,父母搬到新镇生活,邻里生活会有不少变化,你会怀念童年时期的村落;

  2、高铁交通的方便让你回家更加方便,即使从广州到青岛也就八个小时,省之间的时间距离大大拉近,基于高铁上的自主旅游和商务会亲将是常态;

  3、五年后沿高铁新建的百千个目的地旅游小镇或产业观光小镇,会看到来自海外及国内各地的人们如串门一样的参观旅游人群,乌镇的模式或创新百花齐放,"新镇"是一个使用率最高的词;

...

Read more

论新城镇运动


论新城镇运动或叫新城镇主义,前者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改革,后者则着重于一种新的哲学思考和对未来生活方式、工作、社会组织形态、经济政策和城镇空间的理论框架和描述,这是人们对过度的城市化以及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过重的房地产业的反思和调整。城市化使得乡镇,村民和产业经济远离了国家的正常发展速度,而造成了城乡的二元对立和贫富差距的拉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持续发展和繁荣问题,必须找到"制度和经济"相互创新的平衡之路。无疑以群众行动路线为基础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国策是能够承担起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大旗。

新城镇运动将为中国走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制度带来契机和彻底的变革,中国目前正处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