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整合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国际案例可以论证旅游产业整合是城镇化的主要龙头产业方向,就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一样。

  比如香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香港在将失去制造业的优势后,加上地产发展到天花板再无空间,就只有靠中国大陆的资源:一是港口货物及旅客的国际中转;二是上市公司的服务及金融业务;三是大陆的游客消费。实际上来看,前两块基本是衰退的趋势,使香港经济繁荣和持续增长的只有旅游业及其带来的购物消费。估计占到香港经济收入的70%以上。这说明一个国际城市在去工业化、地产化、金融化之后,唯一的支柱产业只有旅游和购物。

  第二个例子是09年金融危机后国务院批准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后的海南岛的经济繁荣。我之前去过海南岛多次,与洋浦开发区的同学讨论海南的产业定位,既不能工业化,污染海岛,单纯做地产也不是一条长久之路,做博鳌论坛也只是一个部分,对产业影响不大。但如果纯做旅游能行吗?但海南省通过将旅游与免税购物政策结合,创造了一个香港的旅游购物模式就成功了。由此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价值延伸。这是国内将旅游产业作为一省主导产业成功利用国家政策落地的成功案例。也就是说一个地方若无做工业制造业的优势和市场基础,假如有一些自然景观上的资源优势或某种人文、文化上的可利用的旅游潜在资源,那么做旅游产业上的某个细分市场或许是一个方向。

  第三个例子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一个完全的旅游产业城,除了旅游功能和服务,威尼斯对外界毫无吸引力和其他产业优势,最多就是加上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元素,增强其国际旅游景点的一线地位。

  第四个案例是美国太平洋上的honolulu火鲁岛,凭借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这一历史事实而将其打造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岛。旅游产业的独立性、龙头性和支柱性以及为城市带来的持续的游客和购物消费,将为地方政府带来持续的税收,为当地民众带来工作机会和收入,为当地房地产带来开发市场。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都是主导支柱型产业,在强工业化和高就业城市,地产业是主导,在弱工业化和就业不多的城镇化地区,旅游产业是主导龙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