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城镇运动或叫新城镇主义,前者是一种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改革,后者则着重于一种新的哲学思考和对未来生活方式、工作、社会组织形态、经济政策和城镇空间的理论框架和描述,这是人们对过度的城市化以及在国民经济生活中过重的房地产业的反思和调整。城市化使得乡镇,村民和产业经济远离了国家的正常发展速度,而造成了城乡的二元对立和贫富差距的拉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持续发展和繁荣问题,必须找到"制度和经济"相互创新的平衡之路。无疑以群众行动路线为基础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国策是能够承担起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大旗。 新城镇运动将为中国走上一个比较理想的制度带来契机和彻底的变革,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社会变革。群众行动主义的盛行是美国得以繁荣的最重要因素。有了它,从坏制度中可以诞生出好制度;没有了它,好制度也可能沦为坏制度。只有足够的人关心并且肯花时间去维持,一个好制度才能持续存在。而把领导权交给贵族的政府,一定不是个好政府。拥有美国制度的菲律宾政府是一个坏的政府案例,这说明:一个好的制度未必能被付诸实施。 美国有数不胜数的非政府组织,如学校里的家长教师协会(PTA)、扶轮社(rotary club)这样的白领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宗教组织。美国人恐怕是全世界最喜欢参加非政府组织的了,宗教尤其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超过60%的美国任都属于某个宗教组织。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只有在伊斯兰教国家,宗教的影响力才如此之大。这说明一个问题,一个国家要治理好必须做好三件事:一个被付诸实施的好的国家制度、一个大多数人都能相信的某种信仰和一套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市场环境。 早在1831年,一位年轻的法国贵族托克维尔走遍了整个美国。他有感于这种群众行动主义的盛行,撰写了<美国的民主>一书来记录这一不寻常的景象。在皇室贵族统治的欧洲国家,普通民众选择仰视贵族并服从他们的领导。但在美国恰恰相反: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国家的重大影响大过拥有财富的新贵族。 很难看出,全民运动的起源,它或许是来自美国独特的发展方式。在美国的扩张过程中,边境城市必须努力打拼才能生存,于是组织良好的城市生存了下来。反之则消失。民众对市政管理的普遍参与很可能事美国城镇得以存在得最重要因素。 群众行动主义和全民参与是新城镇运动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如果在政府和强势的利益集团及金融资本主导的城市化和地产表现了中国新生贵族的声音,那么新镇化运动应该是以全体人民的集体行动表达的一种对制度、体制、利益分配的新形式。我理解群众路线在新城镇运动的核心是还民以权以发展机会和幸福和一个好的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中国式的特色民主。 不久我们就会看到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改革和巨变。
论新城镇运动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