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乔虹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加速结构改革,摆脱中国经济短线看盘时代


  在这样的论坛上,我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关于改革对整个新常态的影响,如何能走到下一步、以及对全要素增长率的恢复能有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先看一下近期的一些数据,从GDP增速来看,不需要经济学者,青年、中年、老年人甚至卖茶叶蛋的人都感受到,最近三四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用GDP年总比和计环比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演示。

  我们的经济增速经过高速增长阶段以后,又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008、2009年,2012年以来进入了下行通道。在这个下行通道里面,很多人未必会意识到,经济并不是直线掉下来的。我们看到灰色的线,也就是计环比,可以看出来它也是有...

Read more

经济回暖尚待时日


  春天多变的天气经常让人无所适从。有时刚刚脱下帽子围巾,突然一个倒春寒,让人不得不再次翻出厚重的冬衣。

  今年初的经济走势与善变的天气有几分相似——原本以为经济已经走出了去年增速下滑的阴霾,甚至在年底将会面临通胀的炙烤,但刚发布的一季度和3月的宏观数据完全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改善的预期。

  从表面上看,一季度实际GDP增速从上季度的年同比7.9%略有回落至7.7%,仍高于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7.5%,开局相对平稳。但统计局公布的环比增速折年后显示,经济增速从全年四季度的8.8%大幅下降到6.4%,远低于增长目标水平。而且从三个月的分配上来看,总...

Read more

从网购看中国消费


  刚刚发布的今年11月中国宏观数据显示,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零售总额增长均保持继续回升态势,内需回暖信号进一步确认。其中,零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4.9%,高于10月14.5%的水平,去掉估计的价格因素作用,实际增长也达13.6%。

  11月还有另一组增长超出预期的数据,即淘宝和天猫在“双十一”促销期间销售额达191亿元,年同比增长267%。

  这两组数据增长一高一低,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很难进行简单判断,也很难直接用于分析消费趋势。

  第一,在统计局的数据中,这两组数据只能代表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或某购物网络上发生的交易,而交易标的可能用于企业或政府机...

Read more

在全球逆境中推进改革


  国际环境中的挑战进一步凸显了中国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而结构调整未来面临的障碍,需要政府启动深层次改革来破题

  10月的宏观数据刚刚出炉,基本可以确定,内需已经触底反弹,同时,外贸情况也继续好转,国内经济形势基本向好。

  如果将过去两个月的经济数据综合来看,增长企稳并回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稳增长政策逐渐发力,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都有普遍的加速。

  我们判断,政府在近期内可能选择不再加大经济政策放松的力度。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状况较好,而在工资增长仍然较快、没有出现大面积裁员现象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不具备逆周期调控的紧迫性。此外,有鉴于刺激政策可能带...

Read more

就业仍是宏观政策底线


  最近美联储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QE3),与之前两次操作的最大不同在于,此次伯南克并非被迫采取行动以减少“尾端风险”,而是决意将失业率(或名义GDP)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全力支持美国经济复苏。

  如果将运用政策调整以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比作安全行车,以前的QE1和QE2都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剧失速时可能出现侧翻而猛踩油门,这一次的重点则是,驾驶员决意要把脚踩在油门上,车子不加速到目标水平就不把脚挪开。

  一国央行明确地以就业作为政策目标,实际上是隐含接纳了就业和经济复苏/通胀之间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滞胀蔓延以后,理论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