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小民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研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商学院。现任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价格战并不都是理性的 不要打非理性的价格战


  正当国美和苏宁在南京的价格战难分胜负时,以研究价格战著称的博弈论专家奥曼和谢林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者要打个你死我活,后者要在对抗中寻求双赢之路。价格战并不都是理性的,非理性的价格战往往是两败俱伤。

  挑起价格战的一方采用掠夺式定价的方式,目的是以低价格把对方挤出市场。价格战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某个行业按其生产技术特点而言应该是寡头市场,即每个企业规模都相当大,又以实现平均成本最低。这种行业只要有几个寡头企业就可以。但现实中这种行业的企业数量相当多,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标准。这时实力相对强大的企业发动价格战,迫使达不到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

Read more

幸福的定义


 

最近讨论幸福的文章与著作越来越多,总的趋势是倾向于否认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得出财富越多,越不幸福的结论。

有位经济学家提出,财富在人生整个幸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不到2%。我不明白这个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谁都知道,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同样的事情给不同的人带来的幸福感觉并不一样,如何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没有客观的幸福指数,又如何得出财富带来的幸福为2%?如果这个结论是可靠的,我们还创造财富做什么?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研究69个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得出的结论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坦桑尼亚这些落后国家的幸福指数...

Read more

纪念于光远先生——启蒙未竞人已去


  于先生推崇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老清华传统,这是1978年后,他成为新时代启蒙者的思想基础。

  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会以一场思想解放式的启蒙为先导。在不太严格的定义上说,启蒙就是打破传统的旧思想框架,给人以新观念、新思想。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启蒙,没有这次思想解放,就没有以后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领导启蒙并成为中流砥柱的,也是旧传统培养出来的有文化的官员与学者,他们都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但在旧体制中,这种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真道学”,虔诚地信奉马克思主义,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Read more

大清帝国的改革挽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清帝国外困内忧,连统治者也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改革成为共识。尽管镇压了康梁的激进式改革,但慈禧还是要改革的,并积极筹划以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

  不幸的是,这种改革尚未有实质性的动作,大清的名义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和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先后在1909年去世。上台的宣统仅仅是个三岁孩童,权力在摄政王载沣手中。载沣是当年的“八〇后”(出生于1883年),有年轻人的雄心和锐气。他领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按传统习惯把清朝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最后一次改革。不过这场改革以失败告终,清王朝灭亡了。澳大利亚籍华人雪珥的《国运1909》...

Read more

还原大英帝国


  如果把二十世纪初大英帝国的衰落作为这个庞大帝国解体之始,那么,它的解体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如果把二战后原英联邦多个国家独立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正式解体,那么,它的解体已经近七十年了。如果把英联邦作为大英帝国的标志,那么它今天仍然存在。对于大英帝国,有人赞之为推动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有人斥之为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屠杀和剥削。如何看待大英帝国?它从兴到衰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英国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帝国》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大英帝国”,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并得到一些启发。

  用暴力对别国进行殖民化是古已有之的,目的在于掠夺别国的土地、资源、人...

Read more

GDP“破八”,风物长宜放眼量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江苏、广东等五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较大。

  与此同时,GDP增速“破八”,创三年新低,财政收入增幅放缓19个百分点,这引发一些地方的财政焦虑。如近日,甘肃省永登县地税局大干20天,全县增加税收6448万元,上半年各项税收收入20203万元,短短20天,征了上半年32%的税。

  最近经济下滑,政府税收减少,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甚为钱紧,于是它们就变着法增加政府收入,加税与收费共用,合法与非法齐来。眼前的收入增加了,但未来呢?

  我们先假设,这些地方如此增加收入不是为了吃...

Read more

上市可帮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许多困难


  小企业做大的机会

  中国经济遇到困难,很可能出现一个拐点。效益好的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时机把自己的企业做大。无论是实现技术进步,还是实现品牌优先,前提是必须把企业做大。只有做大,才能做强。浙江企业的问题,就是企业规模小。企业如何做大?企图让大家自愿联合的方式是不现实的。因为大家都愿意自己说了算。

  合并的最佳时期,就是当有的企业遇到拐点。现在浙江也有许多企业过不下去,这也就是一些好的企业兼并别人,把自己做大做强的好时期。中国中集集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中集集团是全世界集装箱两个寡头之一,占有55%的世界份额。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集装箱企业特别多,大概有几百家。这些企业...

Read more

中国再转型刻不容缓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维持现状?还是克服阻力深化市场化改革?近日,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中心共同提出的研究报告(《2030年的中国》)警示,如果不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将面临全面的经济危机。

 
  30年来,中国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高增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近年来,经济下行、物价上行、社会矛盾激化成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在于这种高增长是投入型的,依靠的是政府的大量投资、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和工人的低工资。这种高增长并没有持续性,而是高增长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问...

Read more

市场经济非十全十美 但缺点最少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为大一新生开的,课还未上完就反对,不仅无知,还有些可悲。曼昆的课被认为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真是比窦娥还冤。

  华尔街有民众在示威、游行、闹事,原因在于金融危机给他们带来危害。他们反对美国政府实施的市场经济。哈佛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在配合。本来曼昆“经济学原理”的课极受欢迎,每次开课都有近千人选修。但现在有七十名学生拒听这门课,从教室中走出,原因是这门课宣扬了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恐怕曼昆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

  民众去闹事就不必追究了,他们本来就是无知的。但堂堂哈佛大学的学...

Read more

深化市场经济改革难在哪里?


  我们向市场经济转型,实行了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也有了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法律。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但我们的转型还相当不彻底,用吴敬琏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市场经济转型的“大关还没有过”。

  只有以技术进步为发动机,才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是中外经济学理论和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的普遍真理,也是各级官员一再强调的。但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实现这一点?

   历史证明,计划经济下,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但做不到这一点。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苏联经济学界就“内涵式&rdqu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