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梁小民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研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商学院。现任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民富与国强谁该放在首位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以民生为首。但辛亥革命后中国是长期的动乱与战争,民生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中国高速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有了基础,富民问题仍然受人关注。关于富民的著作汗牛充栋。王一江教授的《民富论》提出了“民富为先”、“民生为本”、“民企为重”的观点,我们且把这种主张概括为“新三民主义”。

  “民富为先”就是首先要弄清楚“民富”与“国强”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

Read more

中国通胀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如果体制和货币发行问题解决不了,那通货膨胀还会时隐时现。温家宝总理6月23日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抑价政策已经奏效,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可控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近日,多家金融机构预测6月CPI突破了6%,这引发了网民热议。为什么会发生这次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还会持续多久?让工资跑赢通胀能解决问题吗?为此本刊采访了经济学家梁小民。

  1 温总理在《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国现阶段价格仍处于可控区间内,抑价已显成效。你怎幺看?

  梁小民:控制通胀要制定一个标准,控制在多高算成效,如果说控制在10%、20%就算成效,那肯定可以实现。有时候官方语言是说...

Read more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世界上有些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在经济学中, 价格就是这样的问题。亚当·斯密把价格作为市场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的“看不见的手”。他抓住了市场经济的核心,的确是天才的闪烁。新古典经济学家抓住这个思路,解释了价格的决定及其作用,解释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与过程。直到现在,这还是标准经济学教科书中所介绍的全部内容。我们读了经济学,就自以为了解了价格。

  价格是我们作出一切决策的依据。我们购买了一种东西,要考虑这种东西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和我们所要付的代价。一个国家是否引进一个会产生污染的工厂,也要考虑这个工厂带来的利益和为此所付出的污染代...

Read more

自古经商一条路


  在任何社会里,只要政府控制了资源配置权,经商成功就只有走官商结合这一条路。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没有权就要让有权的人为你服务,官商勾结正是要达到“借权”的目的。

  政府能控制资源,首先在于它有暴力工具,可以实施“镇压之权”。按列宁的说法,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其实这话并不确切,国家是一小撮统治阶级镇压所有人的工具。按说传统社会是代表富人阶级的,但被这个政权所镇压的富人不也无计其数吗?富人要让这个国家政权为其服务,也要花钱去买。当国家政权有了靠暴力支撑的权威时,它就不为任何人服务,而是为直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服务。其...

Read more

到底谁才是苏联的掘墓人呢?


  到底谁才是苏联的掘墓人呢?最近读了几本勃列日涅夫的传记,尤其是郭春生先生所著的《勃列日涅夫十八年》,深觉为苏联掘墓的,正是勃列日涅夫!他才是苏联灭亡的罪魁祸首。

  苏联崩溃已经二十年了。有关苏联崩溃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既有苏联人自己写的,也有中国人和西方人写的。书有这么多,见解更是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苏联不是亡于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亡于其自身内部原因。但究竟什么是苏联崩溃的罪魁祸首?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苏联崩溃的第一负责人,当然应该首推斯大林。他歪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与科学社会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人民...

Read more

从商与做人


  乔家大院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战争和动乱,到今天保存得相当完好。究其原因,还在于乔家为富而仁、宽厚、善良。

  光绪年间,曾有土匪想抢劫乔家,欲在乔家大院内或乔家堡村里,找一个“内应”。但乔家善待家中的佣人、长工,对他们从不打骂,尊重人格,帮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每年除吃、住、用之外,尚有50-100两银子的工钱。佣人、长工感恩于乔家,当然不肯当土匪的内应。乔家也善待乔家堡的乡亲,平常乔家大院外都拴几匹马或几头牛,供乡亲们无偿使用,过年过节时就把肉、面送给困难的乡亲,乡亲们有什么困难,都能得到乔家的帮助。乡亲们自然也不肯当土匪的内应。土匪看到这种情况,只好打消...

Read more

增加收入从减税开始


  减税是富民更为立竿见影的途径。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到。而且,减税绝不仅仅是富民,还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减税出发,既可以富民,又可以强国,何乐而不为呢?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要从追求GDP的强国转向人民收入增加的富民。各地提出了收入与GDP增长同步的目标,某政府官员甚至提出国民收入倍增目标。提出目标容易,许个诺言也不难,难的是如何落实。

  国民收入增加的根本途径还是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不过在短短几年间要从根本上改变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的出口状况,并不容易。现实的有效方法还是减税。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说,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占40%,国民占60%,相比之...

Read more

商帮如何构建诚信


  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础。明清时期,中国有发达的商业,成功的商帮。但在频繁的商业交易中他们是如何构建诚信的呢?

  据说现在许多人都怀念开放前的社会状况,说那时没有这么多犯罪,没有“黄赌毒”,也没有造假制假。但也许这些人没想到,那时人们之间也没有诚信。为了显示自己的政治觉悟高,儿女可以出卖父母,学生也可以出卖老师。为了拿到好成绩,中小学生作文造假成风。由于是公有制,你的我的都是国家的,企业欠银行钱也不必还。不诚信的基础是利益,同样,诚信的基础也是利益。

  商帮的诚信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做买卖,从事商业活动,就是与人打交道。你不讲诚信,骗别人一...

Read more

GDP超过日本之后的思考


      中国的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面对这个喜讯,有人兴奋,为中国经济的成功,有人担忧,为今后可能出现的日本式停滞。

  在这个时候,静下来总结一下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特征,思考一下中国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应该吸取日本经济停滞的哪些教训,学习日本经济发展中哪些我们尚不及的经验,是有意义的。

  吸取日本“政府主导”的前车之鉴

  中国和日本的成功都是靠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主要靠企业推动经济发展不同,中日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政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战后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政府的...

Read more

梁小民: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


  盲目追求GDP的后果

  当现实中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GDP论英雄时,实现GDP的高增长率就成为行政力量决定资源配置时的内在动力,各地GDP的攀比则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外在压力。实现GDP的高增长率,最快捷的方法是增加固定投资,大规模进行城市改造。引起经济过热的原因正在于这种固定投资的高速增长——2004年已经高达50%以上。银行的不良资产中70%以上来自这种固定资产增长和地方政府为改造城市的贷款。

  盲目追求GDP高增长,还引起另外两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资源紧张,环境破坏。谁都知道,要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