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首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金色的耶路撒冷》。思想能够走多远,智慧就能够走多远。想将大家带到那个遥远的地方——耶路撒冷。我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非常激动。我曾经看过中国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以色列研究专家--张平先生的一篇文章,说他参加以色列一个哈希德教派的聚会,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结束,会上有二三百个年轻人拉起手唱歌跳舞,一晚上就唱了一句歌词:“我们将相聚在耶路撒冷”。当时他很奇怪,我们现在就在耶路撒冷,难道有两个耶路撒冷吗?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两个耶路撒冷,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地上的耶路撒冷代表了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作者文章归档:贺雄飞

易中天的“傲慢与偏见”
2011年10月28日,我去上海参加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庆祝建社30周年的大型论坛“阅读与文明”,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第一次同著名的学者易中天先生相遇。在此之前,我通过复旦大学出版社专门负责接待易中天的一位朋友转送给了易中天先生我的新著《犹太成功学》。
吃的是自助餐,大家落座后,这位朋友把我和易中天先生互相介绍了一下。我非常不好意思的对易中天先生说:“久仰易先生大名,今日一见,非常荣幸。首先向您表示道歉。”
“道什么歉?”易中天先生大惑不解地向我问道。
我尴尬地说:“曾经...
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序周非新作《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
当我打开周非的这部新作时,想起了这样一句犹太谚语:“如果你想在冬天躲雨,就造一个茅屋;如果你想在许多个冬天躲雨,就造一个石屋;如果你想让后代记住你,你就造一座环绕城市的围墙;如果你想永垂青史,就写一本书吧。”我为周非先生的另外两本专著《拷问历史》和《非议历史》也曾做过“接生婆”,但几乎没写过任何文字,尽管那两本书也写得非常不错。在审读这部书稿的时候,我的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本书将使作者名垂青史。
古希腊的“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代表作《波斯战争》中,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
改变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我们在一开始……要与上帝在一起,
因为“在上帝的光中我们得以见光。”
...
从近期的两则新闻看以色列和中国的国家形象
所谓的国家形象,是一个非常古老而重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的政治史学家修昔底德就曾论及雅典城邦国家对“荣誉”和“威望”的追求,他认为对安全、荣誉和私利的追求是国家和个人的本性。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新闻媒介和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或者说,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以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它是一个国家无形资产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