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预期、经济复苏和估值优势三大逻辑讲,A股市场始于去年底的反弹行情基本宣告结束了,接下来A股很可能会游走于经济复苏和通胀反复之间。
按照各种“复苏+通胀”的组合来看,最坏的结果当然是滞胀,最好的结果是稳步复苏和温和通胀,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恰恰处于二者之间。而且,复苏的数据和通胀的数据在特定时间段还会出现一些错配,导致市场预期的混乱,这样的宏观背景给未来一段时间的A股市场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A股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最难投资的阶段。如何从这样复杂的背景和不确定中厘清投资思路,的确需要仔细思考和评估。
首先,复苏的确定性和通胀的不稳...
作者文章归档:银国宏

经济复苏矛盾重重 A股何去何从?
市场近期的强弱转换比较快,主导市场变化的核心力量仍然是周期股,这基本反映了真实的周期演变开始成为主导因素。所以,关于市场调整性质以及下一步演变的判断,应该重新回到真实的经济周期变化逻辑上了。
市场之前的强势反弹,实质上是对经济复苏周期和制度改革的良好预期的反映,又叠加了周期股估值普遍处于低位的特征,反弹可谓弹性十足。但是,基于预期的弹性最终要回到真实反映周期的数据上来。从环比的数据来看,无论是PMI还是工业增加值数据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经济周期出现了见底迹象,至少短周期的补库存行为可能是存在的,所以很多分析指向一个结论,“不论经济周期是否真的进入上升阶段,但...
2013年该如何投资A股?
临近岁末,免不了要对2013年的A股投资做些预测,虽然预测往往是站在当前的环境和立足现有可见的因素来完成的,而且结果也可能出现不小的偏差,但这种客观的梳理和分析还是会对投资布局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3年,从市场所处的大环境而言,是一个各种影响因素的转换年,如新一届政府上任后经济及社会管理思路的转换,金融改革实施后的效果转换,还有大宗商品牛熊周期的可能转换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新一届政府的经济管理思路了,这对于处于周期低谷叠加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按照当前可掌握的资料分析,新政府的经济管理思路可能着重体现为两个路径:民生幸福和新型城镇化。这应该是2013年投...
A股疲弱:经济问题还是政策问题?
从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领先指标PMI,还是滞后指标工业增加值,都显示了环比改善的势头,但A股市场只是一日强势、昙花一现;从货币的流动性供求来看,美国的宽松已经带来了货币向新兴经济体再流动的事实,而且人民币近期升值也很快,但A股市场没有什么反应;从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看,从鼓励创新、规范发展、引入外资、降低费用等多角度积极推动,完全利好资本市场。但是,A股市场依然无视所有从经济层面到政策层面的各种积极信号,再度走弱。当前市场如此羸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经济问题还是政策问题?怎样的转机才是真的转机,还是说当前根本看不到转机?
首先,目前股票市场持续疲弱根本上是供求问题,是融资者和...
A股或进入白马时代
最近,随着险资加仓、汇金增持等政策信号的释放,以及三季度经济数据环比的改善,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但就具体的投资策略选择和品种配置而言,仍然面临很多纠结。例如,究竟是基于经济环比改善配置周期性的投资品行业,还是立足长远继续增持估值优势渐失的消费品行业?究竟是追求反弹中弹性较大且符合经济转型预期的中小盘股,还是从增量资金偏好低估值和进退自如的流动性角度追求大盘蓝筹股呢?
这些问题反映了两个矛盾:一是短期信号积极和长期趋势不明朗的矛盾;二是基本面确定性和估值比较优势的矛盾。从目前的情况看,可能采取一个化复杂为简单的策略为宜,即追求确定性最高的白马公司,追求那些经过激烈的...
A股半程的忧与喜
2012年A股半程过后,大致的成绩单如下:
1、股票市场表现平平,债券市场风光无限;2、指数表现总体呈现持平态势,大体代表传统产业的上证A股指数上涨1.18%,大体代表新兴产业的创业板指数下跌0.39%,代表性居于二者之间的中小企业板指数表现最好,上涨4.23%;3、分行业来看,按照申万23个一级行业标准分析,15个行业上涨,8个行业下跌,表现最好的房地产(21.13%)、有色金属(16.12%)和食品饮料(15.21%)涨幅超过15%,表现最差的信息服务(-6.85%)、采掘(-4.91%)和黑色金属(-4.33%)跌幅均在4%以上;4、分个股来看,有收益率数据的2391...
2011年中国股市为何如此低迷?
2011年,中国股市比2010年更加难堪,不仅指数跌幅显着扩大,而且,从细分行业的涨跌来看呈现全军覆没格局。根据WIND数据,23个申万一级子行业的年度涨幅全部为负,平均下跌近28%。而2010年下跌的主要是大市值行业(金融、地产、钢铁、交通运输),其他如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等多数行业均取得年度正收益。
笔者认为,中国A股市场如此低迷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第一、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失衡是深层次的根本原因。这主要表现为,股票市场作为一个风险市场,并不能通过高收益来完成风险补偿,但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等却提供了一个看起来没有风险但收益却很好的固定收益市场,再加上...
从密集的“规划”看A股的未来
关于市场趋势,我们最近做了很多探讨,一个大致的结论是:最坏的时期正在过去,但底部的构筑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判断2307点是不是最低点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认识到2307点应该是底部区域中若干个低点之一就可以了。上述判断可以作为未来3-6个月投资的总体策略。
如果要进一步探讨具体的投资策略,在这样一个阶段,寻找方向进行布局比继续猜测最低点也许更有意义。由于近期推出的各种政策规划十分密集,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有必要对这些政策进行梳理。它们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组合,也应该是股票投资方向的一个指引组合。
让我们先对10月初汇金增持以来出台的政策做个归类分析。
...
A股:喘息之机的反弹
最近,A股市场再次验证了在绝望中孕育希望的逻辑,前期低点2319虽然屡次被破但始终没有根本性偏离,市场就酝酿出了今年以来仅次于年初的一波反弹行情。
从反弹的内在逻辑看,支柱性理由有三个:首先,点燃反弹热情的是汇金增持;其次,支持反弹持续的是温家宝总理关于政策“预调微调”所引发的猜想;最后,锦上添花的是欧债危机正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接下来需要分析和判断的是,这样三个理由可以支持市场出现什么性质的反弹?
如果简单把三个理由进行一下归类,可以做出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就是所有的信号都显示A股市场在10月下旬到11月底这段时间内,其运行环境持续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