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吕多加

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博士。第一会达风险管理董事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10)副秘书长,参与制订《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中国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

“非风险导向”管理的18种表现


  此前《风险导向的管理》一文简单叙述了“风险导向”的管理的含义及其一些特征,从正面说明确立管理中的“风险导向”是正确的方向,值得一切管理人为之努力。但现在世界上的各种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离确立管理的“风险导向”还相距较远。他们的管理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非风险导向”。为了进一步说明“风险导向”的管理的好处,也帮助理解“风险导向”的管理,下面就列举一些“非风险导向”的表现,并加以简单的分析。

  这些&l...

Read more

国标《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开始实施


  国家标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 GB/T 27914 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年)近日经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正式发布实施了。从2009年4月正式启动项目到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制定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如今的这个结果是包括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组织和来自国内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法律界和风险管理界几十位专家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晶。

  最近十年来,法律风险管理在国际上引起管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方面的证据之一是,在谷歌上,现在用关键词组“legal risk management” (法律风险管理)搜索一下,得到的结果有超过一亿五千三百万条...

Read more

企业为什么需要独立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近日来频频被问到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需要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换句话说,在企业现有的运营信息系统里面加上一些风险管理的指标和信息是否也可以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效果?

  这个问题有相当的典型性。据国外的报道,去年全球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市场增长很快,超过了30%,但多数系统是所谓专项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由原来的专项业务系统的厂家生产,与这些专项的业务系统配套实施。仔细考察,这些专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原来的业务系统里面加了一些风险指标,以及回归、统计的功能等。在国内,有些厂家也利用这个策略,在原来的业务系统里面加一点风险管理功能,然后就当作专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卖...

Read more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理论上说,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是一个相对标准,取决于利益相关人对企业的期望。近20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很多评价企业的办法,但概括说起来,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能够为利益相关人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

  所谓创造价值表现在良好的经营结果,而实现持续的价值创造,需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作为保障。而我们评价企业的业绩表现,实质是评价其风险调整后的综合业绩,即不仅要看指标结果,更要分析指标背后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管理的状况。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包括持续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确保重大决策的前瞻性,即在目标制定或重大投资等重大决策过程中,基于对内外部重大...

Read more

ISO31004会议感想


  今年中秋期间去伦敦参加ISO31004标准工作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有机会与各国专家交谈,了解到一些各国风险管理实施方面的情况。这里结合了解到的情况,谈几点感想。

  1.各国和国际组织对ISO31000的态度

  各国对ISO31000还是很重视的。有一部分国家直接采用了ISO31000作为自己的国家标准,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一部分国家在ISO31000的基础上修改采用,如英国和中国。不管是哪一类国家,在宣传上都是以ISO31000为号召。从会议的文件来看,完全采用了ISO31000的国家,其中有些如加拿大是在实施指南中加进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实施层面“修...

Read more

微博和引爆点理论


  在“引爆点”(Tipping Point)一书中,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讲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描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开端。这个故事说,当时有两个人,银匠里维尔和制革工人戴维斯,在各自听到一些预示英军可能要于次日进剿民兵的消息后,连夜骑马沿不同路线从波士顿向列克星敦进发,把“英国人要来了”这个重大信息传达给当地的民兵组织。结果是里维尔沿途经过的村镇的民兵们当夜便组织起来,严阵以待,迎头痛击了第二天到来的英军,“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而戴维斯却并没有将沿途路过的村镇“点燃”,让那里的民兵做好抗...

Read more

双标记——两个风险管理标准


  本文标题中的“双标”,说的是两个通用的风险管理标准。这两个标准,一个是中国的国家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2009,另一个是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2009。首先声明,本文以下无意对这两个标准做详细的解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标准间的关系和差别。对这两个风险管理标准的详细解读可留待其他地方,需要更大的篇幅,不是一篇短文能够完成的。

  国际标准ISO31000从2005年开始制定,于2009年11月13日正式公布。国家标准GB/T24353自2006年在国家标准委立项,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公布。实际上,国标立项的工作始于2...

Read more

两个风险管理标准


  本文标题中的“双标”,说的是两个通用的风险管理标准。这两个标准,一个是中国的国家风险管理标准GB/T24353—2009,另一个是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2009。首先声明,本文以下无意对这两个标准做详细的解读,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标准间的关系和差别。对这两个风险管理标准的详细解读可留待其他地方,需要更大的篇幅,不是一篇短文能够完成的。

   国际标准ISO31000从2005年开始制定,于2009年11月13日正式公布。国家标准GB/T24353自2006年在国家标准委立项,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公布。实际上,国标立项的工作...

Read more

风险的定义和ISO31000


在风险管理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关于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概念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对象,而且在于它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作用。风险管理其实是对风险的管理。所以,风险的概念决定了风险管理的对象。这意味着,在实践中,对风险概念的理解决定了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范围,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设置,风险管理和其它现存的管理领域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个加拿大公司的首席风险官告诉我,她的公司几年前开始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时候,为了统一风险的定义,全公司讨论了三个月,最后仍没有形成共识,致使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在没有统一语言的情况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