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晏波

1968年生, 1989年获理学学士学位(物理),1992年读研,199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科学技术哲学)。自1995年始,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任教。近年来,主要从事宏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的教学工作

《行政许可法》符合法治精神吗?


说明:本文写于2004年,首发于经济学家网站,首发时的题目为《〈行政许可法〉与法治》。  

 

[内容摘要]本文在简要阐述法治的涵义在于限制政府和立法机构的权力以保护人们的公民自由权和经济自由权的基础上,结合《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可以设立行政许可的六大类事项,逐一分析了在每一种情形下,行政许可的设立与人们的经济自由权的关系,得出了许多行政许可的设立既侵犯了人们的经济自由权又缺乏效率的结论,而且《行政许可法》还为今后设立更多的行政许可打开了大门。 

[关键词]法治;经济自由权;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

 

一.导言

《中华人民共...

Read more

学术腐败与社会转型


学术腐败与社会转型

晏波

学术腐败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无序化在学术界的反映,是整个社会腐败(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商业欺诈、不守信用、任意违约、假冒伪劣、弄虚作假、不讲职业道德等)的缩影。因此,要铲除学术腐败,确立学术道德,并不单单通过学术界的努力就可以完成,它需要学术界和社会其它各界的共同努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整个社会缺乏诚信的条件下,学术界难保一方净土。只有当我国从传统社会——封闭社会向现代社会——开放社会的转型基本完成的时候,学术道德才能逐渐确立起来。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痛苦...

Read more

“教师资格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内容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资格制度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教师资格证书的持有者以之作为向教育机构传递信号的手段,以表明自己具备从事相应教师工作的最基本条件。本文在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需具备的条件进行逐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教师资格证书所发出的信号十分微弱,其所起到的作用与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所付出的成本不相称,而且,教师资格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因此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并不妥当。
[关键词]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制度;信号传递;法治

一、导言:教师资格制度及获得教师资格的条件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