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慎

姓名:傅慎 职业:金融年龄:** 位置:中国,浙江个性介绍    我真的爱基民。如果哪一天我不爱了,那么我还是我吗。  基金不是给天才的圣礼,基金是给凡人的午餐   风险是绝对的,收益是相对的。

增长与通胀是明年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增长与通胀是明年投资决策的核心因素

  年度赛跑已经快到终点。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的资本市场“此起彼伏”,起的是洋人,比如美国,道指已经创出两年内新高。伏的是A股折了腾去,白费了三年多时间,股指又回到了2007年三月的水平。这样看来,外国的月亮似乎真的要圆些。我偶然看到《华尔街日报》上崔宇的一篇文章叫《中国资本市场20年:红旗下的蛋》,觉得有点幽默的片段,就把它摘在这:

  “如果将这些历史碎片重新拼接起来,也许我们会隐约看到──中国资本市场是‘红旗下的蛋’,每一个曾经浸淫其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也是‘红旗下的蛋&rsqu...

Read more

政府对通胀容忍度提高构成中期利好


政府对通胀容忍度提高构成中期利好

  正如我在《还有什么比加息更可怕》中预料的,政府提高了通胀的容忍度。中央电视台昨天报道,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8%左右,CPI升幅目标约在4%。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结果显示有7成被调查者对当前物价表示不满,但在经济增长与民生,加息与人民币升值(包括“热钱”流入“)的夹缝中博弈后,政府最后选择了对价格妥协。毕竟,经济增长是更大的民生,也是执政者眼中更大的政治。

  政府提高通胀的容忍度意味着紧缩的预期开始减弱。虽然,我还是认为,在准备金率已经最高的情况下,加息还是不可避免,但毕竟这个...

Read more

还有什么比加息更可怕


还有什么比加息更可怕

   在我12月2日写《美股大涨应能助推A股重新进入上升通道》的那天,我没想到A股市场依然那么一蹶不振。

  看上去几乎没有“利空”。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五声明说,中国明年将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对于流动性而言,这当然构成2011年的担忧。但由此说,2011将进入“紧缩之年”,那未免有点耸人听闻。我敢断言,只要通帐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并不一定非得下降到3%,也许是缓慢地有所回落,政府就会采取惯来的&...

Read more

美股大涨应能助推A股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美股大涨有望助推A股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A股沉寂已经有些时日了。

  此次调整名着是因为市场担心紧缩政策,但实际上可能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市场本身客观上需要调整以外,我记得在11月19日的《结构调整后的基金结构调整》中说,对于最近的大跌“如果有人怀疑背后有国外大鳄的蛛丝马迹,我不会反对”。今天刚好读到一篇文章,它说,“中国官方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三再次在头版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称,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该文还指出,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场本身调整的需要之外,上调印花税谣言和国...

Read more

成功定投的四大抉择


成功定投的四大抉择

  我在去年11月写过一篇文章叫《“定投”在运气最差的情况下战胜市场》,说明了即使在市场最高点(2007年10月的1600点)进行定投,到我写文章的那天,上证指数下跌了38%,但“定投”却赢利了23%。据我的朋友们说,这篇文章影响了好多读过它的人。但后来也有朋友质疑:难道“定投”一定能战胜市场?这个问题问得好。正确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持有足够的时间,那赢利的结果基本上是确定的;如果时间不够长,那么结果是非常不确定的。比如同样在那天开始“定投”,到2008年11月,那肯定是...

Read more

结构调整后的基金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后的基金结构调整

  在《加息预期下的基金投资忠告》中,我曾经强调在预期的牛市中要做好不同风格的基金组合配置。现在或者可以重新提出这个观点。

  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是:

  1、牛市的基本动因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短期的流动性控制的政策环境预期。

  2、A股市场经过11月12日以来的深幅调整,特别是这轮调整表现为史上难得出现的几个大跌,空方的能量得到过快的释放。

  3、我非常怀疑这种大幅度的杀跌是“人为”的,有“预谋”的。而且这种杀跌每次都伴随着“市场传闻”,一定不是操纵“豆你玩&rdquo...

Read more

时局在变,投资基金的信念不能变


  我11月11日在《CPI新高后的猜想》最后一段曾经说,“结论是:这个牛市可能延续。但随时可能产生大的震荡,特别是在今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的行情下(今天在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下,两市逆市大涨)。如果市场继续快速上行,那它的支撑就只剩流动性了。但即使这样,谁也不知道它走得多远。”[注:该文作于当日早上]

  接下来,12日的大跌类似于2007年的5.30。

  我之所以说如果快速上行,支撑它的只有流动性,想法主要是这样的:1、从历史上看,2007年当初的情况跟现在极其类似,一是经济保持高增长;二是通胀;三是人民币升值预期...

Read more

塞牙的营销


塞牙的营销

  今日16时,一个陌生的来电:

  "您是傅先生吗?"

  "您好,我是。“

  ”是这样的,我想我们行可以给您办一张‘白金卡’”

  “哦,是这样吗?”

  “是的。真的。我可以给您50000的信用额度。”

  “是吗?可在我的记忆中,你们曾经给了我30000的额度,当时,我认为这个额度东东有点问题,认为我就不值这个价。所以我剪了。”

  “是吗?可是我们现在给您的是50000”

  &...

Read more

上调准备金率不会改变牛市格局


 

上调准备金率不会改变牛市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个消息既有意外也无意外。关于上调准备金率或加息,实际上自通胀预期形成以来市场就有准备,这几天的调整就是预演。再说,昨天坊间就有传闻,说央行将上调差别准备金率,这个消息使得戒备的市场有所松动,下午一点半左右就有些亢奋。上证收复了上午的失地。但今天的消息上调的却不是“差别准备金率”,而是对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这有点超出预期。

  上调准备金率会使市场改变方向吗?我个人认为不会。从经验看,每...

Read more

cpi新高后的猜想


 cpi新高后的猜想

  CPI新高了。

  这个新高有点出乎预料。原来以为3%以上,4%以下,但想不到是4.4%。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0月CPI涨幅创25个月来新高。

  这个数字很耐味。

  这个新高对于资本市场会有什么意义?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短期来看,正如今天央行发布的消息来看,它提高准备金率了。今后可能还得加息。而且可能在短期内就得加。这样的话,对短期市场将会有大的冲击。

从长期看,因为准备金率提高得不够,所以流动性得不到很好控制;加上对人民币升值可能没有更好的办法,则“热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