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央视发表言论:“一部法律假如不能保护真善美,而去掩护假丑恶,就不是一部好法律,至少不是一部完善的法律……”此言论被央视网站标榜为2009年经典语录。
“《拍卖法》究竟替谁说话?”
前年,记者在互联网上读到的一首打油诗,标题叫《中国拍行八大怪》:“中国拍行八大怪,功夫花在标的外;进门先收几万块,真品赝品照样卖;看货只认‘红屁股’(火漆),不挣外快挣‘内快&r...
作者文章归档:吴树
记者在央视发表言论:“一部法律假如不能保护真善美,而去掩护假丑恶,就不是一部好法律,至少不是一部完善的法律……”此言论被央视网站标榜为2009年经典语录。
“《拍卖法》究竟替谁说话?”
前年,记者在互联网上读到的一首打油诗,标题叫《中国拍行八大怪》:“中国拍行八大怪,功夫花在标的外;进门先收几万块,真品赝品照样卖;看货只认‘红屁股’(火漆),不挣外快挣‘内快&r...
笔者陪同外国朋友到潘家园地摊上“淘宝”
从地摊走上拍场的“国宝”
记者早就听人说,别小看潘家园那些摆地摊儿的,里面可是藏龙卧虎,有不少神通广大的人物。很多人都告诉我,老门就是这类人当中的一个,说他有“点石成金”的本领,能把地摊上的东西弄到拍卖公司去拍卖。
像屡次做暗访一样,在正式与受访对象对话之前,我先在地摊上对老门观察了几天,然后再去他的摊上当“棒槌”扫货—&...
记者亲历拍卖现场,举牌竞买……
中国拍卖缘何信誉扫地
前几天,记者在江西出席“全国收藏家协会联席会议”期间,天天接到在京媒体打去电话,询问对最近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在香港苏富比以2.5266亿港元天价成交的看法。不止此次拍卖,近两年凡是有高价成交的拍品出现,笔者就会接到一连串电话,对拍事或拍品提出质疑。诸如:珐琅彩碗、砥柱铭长卷…… &nbs...
祖宗墓里的出土古董属于谁?
一位律师朋友曾经给记者讲述了他办理过的一个案件:
安徽某地有一个农户,他们家的祖上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臣,暮年时因未受到朱元璋的器重而告老还乡,死后埋葬在老家的祖坟山上。前几年,全国各地盗墓成风,这家人祖孙三代一起合计:他们这个家族的所有人都知道老祖宗的墓地里一定有陪葬的金银财宝,迟早会有人打它的主意,与其被别人挖走,还不如自己来一个“先下手为强!”
于是,这祖孙三代一齐上阵,辛苦了...
中国文物业面临危机
“您对中国文物事业的现状满意吗?”
“您认为中国文物业存在危机吗?‘危’在何处?”
“您认为我国的文物政策该‘放’还是该‘收’?”
近几年,记者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和面对面采访的形式,就上述问题,分别...
北京城里的盗墓贼
也许是我们的古代文明过于显赫,也许是我们的祖宗过于富有,或许是他们的不肖子孙太过贫穷抑或太过贪婪——一座座深埋着中国人之根本的古墓被一双双野蛮之手毫不留情地劈开,我们一代代老祖宗在仙逝百年、千年之后,竟然被他们的后代亲手从地底下刨挖出来,成为一具具无助的残骸,乱七八糟地暴露在荒郊野地,中国人忠孝礼义的旗帜被一伙伙盗墓贼撕为碎片,变成一块块遮不住羞的破布头。
风高月黑夜,...
国际拍卖大鳄怎样抢滩中国
纳高拍卖公司北京新闻发布会 佳士得上海拍卖预展
苏富比香港拍卖现场
■德国纳高拍卖试水北京
2004年早春,山西大同。
早晨,山西黑金公司董事长张先民(化名)收到一份特快专递的特殊请柬。
请柬很精美,封面突出一行醒目的外国字:“NAGEL”。内页印有中文:
&...
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吗?
最近,风传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要来中国动员富豪散财,私窥国人却也坦然接受,毫无异样感觉。是隔岸观火,还是答案在胸,竟然连对此发表言论的人也寥寥无几。笔者能读到的新闻是:“裸官”加速移民、富豪加速转资,甚至有人还说中国政府乐享其成……
自打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不仅用他们的洋枪洋炮彻底摧毁了一个强盛两千年的东方帝国,更用他们的科学万花筒和炫富大机器践踏了后帝国子民原本自傲的心。在圆明园第二次被毁半个世纪后,中华...
热闹的专家鉴宝现场
一起无法判决的文物贿赂案
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泡沫时代,往往容易衍生出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曾发生过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物贿赂案。这一案例没有头、没有尾,更没有情节上的起承转合,只有几个在法律意义上表现得空前绝后的细节与场景。
故事的主人翁是南方某市一位掌管政府某方面实权的官员,称呼他是件难事,虽说个人的姓名是公开信息,但直呼其名公开爆料未定性的资料,却似乎有“侵犯个人隐私权”之嫌。若从职务上去称呼他也不行,因为现在什么头衔...
一战期间哈恩男爵在北京的旧宅
最早被命名为元青花的象耳瓶(戴维德基金会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
国宝“元青花”最早由外国人发现并命名
中国元青花瓷器为什么会突然一夜跑火?曾经有不少古玩行和经济界人士都提过类似的问题,但似乎无人给出答案。记者以为,就象没有人亲眼看见花蕾是怎样突然变成花朵一样,有许多事情往往由于在进程中的量变缓慢而无法凸现其质变的瞬间。
对于国人来说,元青花一直是个陌生、别扭的外来名词,直到今天,各种汉语词典上仍旧找不到它的踪影,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