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迪

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副教授

日本人到底怎样节电?


  刘迪按:这个夏天,对日本人来说,将可能是严酷的。现在日本人展开一个节电降温全民运动,寻求酷暑之乐。

  3.11以来,东日本先是“计划停电”,之后,随天气转暖、升温,政府开始推行“节电”政策。这里电视天天有节电节目,报纸天天有节电报道,至于有关节电广告,则铺天盖地。缺电,无疑会有不便,而节电,也给人带来不便。读6月7日《日本经济新闻》一则评论,说节电存在三个境界,第一是强制层次,即“计划停电”。第二则是“市场型”层次,这意味着提高电费。第三则是“善意型”。这篇...

Read more

“大联立”能否挽救日本


刘迪按:菅直人不论党内外如何攻击,楞不退任,其中表现了日本内阁制度的问题,假如首相一意孤行,不论国民还是政府、野党,都只能干着急,没脾气!

 

    6月4日,有记者发现仙谷由人与大岛理森在东京一家大饭店举行密谈。仙谷是民主党代表代行,而大岛则是自民党副总裁。这次仙谷出面与大岛会谈,实际意味着日本权力中枢开始探索下届政府组成方法。
    据有关人士透露,这次会谈,仙谷是带着一个重大使命。他想与大岛探讨菅直人辞职的时机以及在野党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菅政府合作。仙谷想知道,即假如菅直人不失时机辞职,自民党可否对民主党的&...

Read more

陶醉于“增长机器”的现代化国家


  刘迪按:这篇小文初稿写于4月,6月修改。这里是日前在国内发表的内容。

  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已经3个月,核泄漏仍在持续。最近的监测数据显示,远离受损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地方也出现了新“辐射热点”。日本政府官员9日说,他们正考虑疏散更多受到辐射影响城镇的居民。笔者以为,这场危机旷日持久,无关乎日本科技水平,其本质是政治危机。这场危机,将促使人们反思日本战后只重视经济增长的现代国家理念。

  这次事故让人们看到,日本核电政策背后存在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日本媒体发现,尽管日本存在数十个不同的核电相关部门、企业,但是假如调查相关人员的背景,可以发现其密切关联:他...

Read more

精致与萧条、核泄并存


     

     “3.11”后80多个日日夜夜,日本首都圈景色依旧。住处附近那条叫“浅川”的河,水依然清丽,那些黑黝黝硕大的鱼,也如同震前一样,慢悠悠晃动。我住处附近的那家小面包房门口,摆块黑板,写着面包出炉时间,总有几个老熟客按时排队,而面包,味道依旧。首都圈有3000万居民,多数人每天乘坐城铁、巴士上班、下班、上学、下学。城铁地铁仍如以往拥挤,也依然秩序井然。校园周边那些咖啡馆,学生在聊天、读漫画,或做功课。

  &n...

Read more

现在,日本人在想什么


     

     “3.11”震后,我对此间日本人谈中国海景房价暴涨,他们一笑付之。的确,20年前历经泡沫崩溃,20年后又惨遭巨震、惊天海啸、核泄蹂躏,今天的日本人看中国房价、物价高歌猛进,表情不免浮现“过来人”的沧桑。他们深知:不论良田美宅,还是万贯家财,既无法抵御市场游戏的作弄,更无法抵抗自然法力于瞬间。震后日本媒体不断强调,日本已经开始“第二个战后”,意即必须告别战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生产、生活模式,寻找一条另外的...

Read more

日本主要高校推迟开学


     东日本大地震已对日本教育系统运转发生重大影响。目前东日本地区很多中小学学校已经停课。很多大学已经研究或决定推迟开学时间。例如早稻田大学已经通知全体教员,2011年度开学时间将从4月1日推迟至5月6日。大学推迟开学时间的理由是东日本地区缺乏电力造成交通运输能力降低,以及因此造成各种业务无法正常进行。

    此前,东日本地区主要大学纷纷中止毕业式。

    一些欧美系学校已经宣布停课。据观察,还有不少教育机构将在下周陆续作出推迟开学的决定。

  &nb...

Read more

中国为什么必须支援日本


     

刘迪按:东亚出现后现代灾难,这场灾难考验东亚国家、人民的智慧,设立超越主权的克服灾难机构必须提上日程,为此,中国应率先积极对日本受灾地区进行更大规模援助,以此创造东亚安全保障的新契机。

                    

     3月14日11点1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发...

Read more

今天的中国与70年代的日本很像


     

    中国1月CPI同比增长4.9%,引起各方瞩目。这是因为,对其解读及对策,将影响中国经济走向以及世界经济。笔者以为,今天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通膨,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通膨问题有类似之处。因此,回顾日本的通膨历史及其对策,可作为我们的一面镜子。

    上世纪70年代,日本CPI曾出现三次增长高峰,第一次为1973年上半年,其背景第一是田中角荣内阁的“列岛改造计划”,诱发了全国土地、住宅价格高升。同时,当时为稳定汇率,日本政府...

Read more

“世界第二”首先应做什么


     

      日前,日本政府公布了去年的GDP数据,中国经济规模超越日本的猜想被证实。对此,国内以及全球媒体广泛议论。对待“世界第二”,中国究竟应该怎样应对?日本42年的“第二”历史也许可资参考。

    1969年7月,法国《世界报》驻远东记者吉兰的《世界第三大国?日本》在法国出版。这里说的“世界第三大国”,是指前一年日本GNP超过西德,仅次于美国、前苏联,实际居西方世界第...

Read more

发展中国民主,应首先从地方做起


     

     现代民主制度有两个思想来源,第一是古希腊时代的直接民主制度,另外一个是北欧、西欧的代表制或议会制。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更多来自后者,而前者,仅仅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政治学者提起,但实际上,除非小型国家,在现代,我们很难发现这样的实践标本。

    迄今为止,很多人都认为,世界最早的民主制度出现在2500年的古希腊。那个时代,希腊世界分为200余个城市国家,大的不过20万人,小的只有2000人左右。当时,有些城市国家如雅典,就采用抽签方法决定公职就职人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