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倾城

  叶倾城,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湖北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辚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汪国真,最不像诗人的诗人


是在一次整理自己作品的时候,我才发现:呀,原来我也写过诗。调调大抵如下:

 

《之外》:江山之外,还有江山;青苍的天之外,还有蔚蓝的天;无数潮汐般,慢慢退去的日子之外,还有许多青藤般,慢慢成长的日子。生命原只是,一阕词,上阕之外,还有下阕。/只要你,走得够远,看得够多,等候得够长久。

 

我的新诗启蒙应该是席慕蓉,十四岁那年,从旧书店第一次买到她的《七里香》,从此不止是她的诗句,包括那种钢笔画般的黑白风格,我都永志不忘——一直记得插图上的少女黑发,一股一股,又像泉水又像落尽繁花后的枝叶。

 

这首诗的前半茬显然是模仿她老人...

Read more

油菜花儿开,中国有多少油菜花节?


  关于油菜花,最著名的诗可能就是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早春二月,正是菜花天下。而到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油菜落花结子,正是四五月间。

  可见唐宋年间,油菜花在我国已经是很普遍的作物了。但那时,没人把它当作花,它就是菜,可以即采即吃:“江乡正月尾,菜苔味胜肉。”也能制成干菜:“道人禅余自锄菜,小摘黄花日中晒。”它也还没步入榨油的伟大事业,那时候,独步天下的还是猪油,偶尔哗众取...

Read more

嫁夫愿得玲珑男


去朋友家里做过一次客,我才真真切切知道,高挑美丽的他老婆,怎么会不顾她周围闲人的反对,毅然下嫁了他。
我们在他家吃饭,他老婆跟说三孙子一样,絮絮叨叨数落他两个钟点:卫生间的卫生纸用完了,他作为马桶的最后一任使用者,居然不知道换;看电视,太太在一边叙述上下三千年的爱恨情仇(没办法,那是一出穿越戏),他在看股票报告,完全春风过驴耳;她兴冲冲逛一下午淘宝,待他回家,把最重要的两款鞋让他帮忙参考——她强调:“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经典款黑牛皮绑带高跟鞋的;另一个是白羊皮浅口鱼嘴平底鞋哟。”——他只一脸模糊:“就是……就是那种看上去很正常的鞋呀,鞋嘛都差不多……”
她控诉得生猛热烈,所有人都听得出...

Read more

信箱(我只想要轻空气一样自由)


叶老师你好:
这个阴雨的春日,我刚刚与家人结束了电话,心情非常的沉重。家人发现了我一直在骗他们,全家都在指责我,我却真的不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2010年,变动、蹉跎、奔忙、折腾、耗财、潦倒、郁闷、迷茫……这就是我的关键词。4400元的负债为年终总结画上悲怆的句号(主要是向原来的同事借了钱,好带些礼物回家过年)。回家之后,父母和姐姐问我几时开始上班,我一律谎称初五。姐姐问为什么这么早,我说公司活太多了。事实上,去年的大半年,我都在无奈地欺骗他们。
去年三月到九月,我进了三个公司。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大脑迷在地摊世界里。网上能找到的地摊版,每篇文章及回复我都一字不落地浏览,还花80元买过...

Read more

在人生的赛场上愿赌服输(北京高考作文)


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学生们看法不一:靠实力说话;一个国家垄断项目不利于项目的发展;中国应让出几块金牌,但这不符合奥林匹克公平竞赛精神……老师说都有道理

 

(在人生的赛场上愿赌服输

 

考生编号:002

    考生姓名:叶倾城

    身份:作家

    分数: 39分

    阅卷人:连中国

    (总分:60分)

 &nbs...

Read more

戏写辽宁高考作文——话说,如果很多很多年前,我父母没离开辽宁,我还是有机会参加辽宁高考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哲学家拿一个苹果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有的学生说闻到了。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另一个说我感冒了。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请就以上材料,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答案:

真理不重要,安全才重要

关于蜡苹果,其实更合中国国情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一个领导拿着蜡苹果走进会议室,说这是才...

Read more

艾蒿香


  艾蒿香
叶倾城
 
  六月回乡,一进楼门,就看到了艾蒿,长长的一束斜插在人家的铁门上,暗绿的叶子微卷,露出银白叶背。一层一层上楼,各家的铁门贵贱各异,可是泰半都插了艾蒿。满楼都是微辛的艾蒿香,有人曾形容那是睡着了的花,屏住气息的嫩叶,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像是谁忘记把篝火熄灭了。
  我家也插了,妈妈说:楼下小菜场就有卖的,五毛钱一把。——是快端午了。
  在北京没见着艾蒿卖,当然这只说明我孤陋寡闻,而北京是这般的谜宫之城,博尔赫斯小说一样深不见底。报上倒说过老北京端午风情,也与艾蒿有关,但那只是应时吧。
  楚地五月初夏,蚊蝇渐渐猖獗。花前月下的两个人,一边说“大堤...

Read more

又香又白人人夸


我唱歌一定足够难听。

我牵着她的手上学,在熹微晨光里愉快地哼起歌来,小年大声制止我,但她说的居然不是“不要哼。”而是:“不要搞……不要那么搞……不要出那种声音。”我的歌声跟大恐龙的歌声一样,都是让满城人惊恐的噪音。

小年唯一首肯我的歌就是《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尤其喜欢最后一句:“又香又白人人夸。”大概是因为我一给她刷牙,就以夸张的口气大叫:“又香又白人人夸。”洗完澡,更加是左边亲亲右边尝尝:“年年的脸,又香又白人人夸,年年的手,又香又白人人夸,年年的全身……”她咯咯笑,“不香不白不夸。”

冬天的时候,我们给她买了一盒超级厚重的德国牌子面霜——显然适用于德国的三九严寒天气...

Read more

小年掰谎记


——我还没完全老,我已经怀念这时刻,她在我怀里,我已经知道这是我一生不可多得的温柔日子。

小年说:“妈妈,我要听故事。”爬上我膝盖,偎着我,指挥我在电脑里挑故事:《白雪公主》,《贝贝熊》,以及她的最爱,《一只会开枪的狮子》。
有一个故事,《小白兔捡蘑菇》,说兔姐兔弟去捡蘑菇,兔弟不听出发前兔妈教育,捡了一堆七彩毒蘑菇,兔姐却捡了半篮不好看的,黑的白的褐的,当然是无毒的。小年突然问我:“妈妈,那一半黑一半白的蘑菇,有毒吗?”我……努力想,有花纹的蘑菇是有毒的吧?心虚地答:“咱们在菜场买,菜场卖的都没毒。”
还有一个,乃是著名的《小红帽》,大灰狼吃奶奶的时候,小年就欢快地说:“没有嚼。...

Read more

像爱情一样慎重


像爱情一样慎重
叶倾城
 
这是今年的第五场雪,城市因此变得更脏,马路上,泥水交融,浊不堪言。我坐在家人的车上,看到一只污斑泥猫匆匆地穿过马路——城市之猫,在车轮之间训练出来的机敏,正如它的远祖在森林里。
我不由得说:“真遭业。”——也就是“可怜”的意思:这是不知不觉的佛教用词:是做过业,因此要遭到业报。我们对无缘无故的受苦,只能如此解释。
那显然是一只驯养过的家猫,毛色还油亮,胖乎乎的很可爱。它是走失还是被弃?我倾向于是后者。——我还记得2003年非典的消息一传出,第二天上班路上,见到大量被弃的猫狗。犹记得有一只,躲在马路中间的花坛上,惊慌失措,左右不敢动,纵有哀怜眼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