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欣悦

爱学习,善思考,认真做事,清白做人,

人应该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

Read more

生命中的那盏灯


  我确信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对前路感到茫然的时刻,周遭骤而变得晦暗灰沉,人就畏缩起来,迟疑着不敢踏前一步。然而,当心灯渐亮,一切又回复正常了,乐观与自信的性情再度发挥鞭策作用,还仿佛有一首伴行曲,鼓舞着前瞻的心。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为一盏灯,适时适地映照着迟缓的步伐,给予一股恰到好处的行动勇气。

  在我心中,曾经点亮的灯火不止一盏,霎时间也真的不知该提哪一段路程的哪一盏灯。就十多年前吧,那时是初生之犊,比较冲动也比较善感,对旁人有意无意的一句话都可以记恨或记恩一世。有位老报人,是对我很好的长辈之一。在一个求职电话中,他不知是真感动于我的一番热忱,或是装蒜而接受我从...

Read more

人生当立志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

  人生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生活的重负压在身上,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喘不过气来。的确,我们的生活太沉重了,身心常有疲惫之感。但是又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静下心来,去寻找出路。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的出路何在呀?我都熬到这样的年龄了,怎么还是没有希望。”叹息是没有用的,惟有挺着腰杆寻找出路才可能有最大的希望,才是硬道理。

  不管你是谁,都免不了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出路中寻找到准确的人生目标。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生命的负责!

  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没有人生的目标,只会停...

Read more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两件事——做事和做人。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哀叹做人难,难做人。

  一:先说方,做事要方,便是说做事就要遵循规矩,遵循法则。人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也就是做官绝对要奉守清廉的原则。为商要做到一个“诚”字。做学问信奉耳朵是一个“实”...

Read more

别让任何人偷走您的梦


  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老师给小朋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在他的簿子上,飞快地写下他的梦想。他希望将来自己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烤肉区,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住在那儿外,还可以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自己的庄园,有住处供他们歇息。

  写好的作文经老师过目,这位小朋友的簿子上被划了一个大大的红“X”,发回到他手上,老师要求他重写。

  小朋友仔细看了看自己所写的内容,并无错误,便拿着作文簿去请教老师。

  老师告诉他:...

Read more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关键在于人对磨炼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应该说,磨炼本身就具有美丽人生的功能,假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反让磨炼把自己丑化了,这就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了,除了磨炼的起因之外,你只好谁也甭怪。鉴于以上原因,所以也并非是说,谁的生命都会因磨炼而生美丽的,生丑陋者也大有人在。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主要在于,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人群之中,物欲横流,而且方向和力度又不尽相同,谁料得到何时何地就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料不到又必须随,随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这样,经过努力,使其转化为自己有用的能量,就成为人之不选之选。这时候的磨炼对...

Read more

改变心境,勇敢面对逆境


  曾经有悲观主义哲学家说,我们出生时之所以哇哇大哭,是因为我们预知生命必然充满通苦,至于迎接新生命到来的成人之所以满心欢喜,是因为时间又多了一个来分担他们的苦难.当然,这是消极,负面的论调,人生是苦与乐,都是内心的感受,一切都得靠我们亲自体验,一如挫折,或许遭遇之时会让我们感动痛苦,但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更加坚强、勇敢.

  从前有个悲惨的少年,10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由于父亲是个长途汽车司机,经常不在家,也无法提供少年正常的生活所需,因此,少年自从父母过世后,就必须自己学会洗衣、做饭,并照顾自己。然而,老天爷并没有特别关照他,当他17岁时,父亲在工作中不幸因车祸丧生,从此少年在...

Read more

远处的一双眼睛


  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种日子:你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看。

  那双眼睛属于一个你在乎的人,他也许是你的亲人,也许是你的恋人,也许是你仰慕和崇拜的人,也许是你暗恋的人,也许是你的旧情人。

  有了这双眼睛,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这双眼睛的主人。他会怎样看这件事情?又会有什么反应和评价?

  因为感到他在看或者相信他会看,我们总是奋力做到最好。所有的一切,变成不是为自己做,而是为他做,渴望得到他的认同或赞许。

  假使偶尔赢得一点赞美和注意的目光,我们会更加卖力。那一刻,我们恍然明白,一个人若是只为自己努力,毕竟太寂寞了。若有一个你...

Read more

人生什么最重要


  20岁的人说,学习成绩最重要。一次考试分数,可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职专”、“中专”,成绩好的风光无限,成绩差的灰头土脸。

  25岁的人说,理想工作最重要。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眼前的事实不断地提醒着年轻人,工作岗位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走什么样的路,找什么样的工作,决定着一生的命运。

  30岁的人说,婚姻家庭最重要。首先,要有一个称心的伴侣,看着可心,想着随心,处着顺心。其...

Read more

你可以等一下吗?


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西藏喇嘛美丽的传奇。

  在一次围战中,一个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喇嘛对那个兵说:“你可以等一下吗?”

  “早晚也是死,为什么要等?”那个兵说。

  他的话还未说完,喇嘛已腾空而起,飞上数丈,霎时又坠落下来,落地时竟是盘腿而坐,原来他已经进入禅定,神识脱离而圆寂了。他的眼角还挂着一滴晶莹的泪。

  喇嘛为什么瞬间坐化呢?

  原来在佛经记载,杀阿罗汉出佛身血者都要堕入无间地狱,这位喇嘛悲悯要弑他的小兵,为免他造下恶业,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今生。那眼角的泪正是莲花上最美的露珠。

  记得第一次听这则故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