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汤海京

汤海京,现任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是“听网”的创始人之一;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曾任联想集团政府行业总监、联想软件副总经理等职务。 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经常在国内主流媒体上撰写文章,先后发表过上百篇;2001年,他还出版了个人的第一本专著。 E-Mail:[email protected]

汤海京非视觉媒体新生力量的缔造者


听网——另外一片蓝海

  非视觉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解放眼球,用耳朵来接受资讯。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最主要的信息发布平台,而人们也乐于这种接受资讯信息的方式,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听着广播。科技在发展,当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之后,视觉媒体占据了主导地位;21世纪,互联网的运用更是让我们一步也不能离开显示器,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资讯接受方式,让很多人疲惫不堪。广播这种非视觉媒体的优势或者说这种独有的听觉媒体的优势,起到了解放人们眼睛的重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收听互联网新闻的服务产品诞生—&...

Read more

揭密“听网主播”


      身处网络时代,相信大家对网络主持人、播客,都不陌生,网络时代的媒体让普通大众成为主持人不再是梦想。随着无线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手机软件听网(www.itingwang.com),其可听可看互联网内容的创新形式,随之诞生了第一批无线互联网主持人。无线互联网的主播和大众传媒的主播,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主播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听网的三位主播。

听网铁杆,经历丰富的shemin

主持人档案

网民:过客、shemin

听网号码:10000152

现实身份:联通公司职员

听网身份:《过...

Read more

2008无线广告新贵—听网2.0


       近日,全球众多媒体都在密切关注微软收购雅虎事件,有报道称:并购目的之一无疑是微软看中了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同时反映出了网络广告市场的强大力量。计世资讯数据表明:到2007年底,中国移动终端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户,占世界30亿移动终端用户的五分之一,有28.9%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为移动信息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以窥见移动互联网蕴藏着的无限商机,局势与利益的诱导,致使与移动互联网相关行业产业大批涌入,各自都试图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占取主导地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步伐不断...

Read more

本市听网人数年内将破百万


  本市听网人数年内将破百万

  本报讯到今年年底,本市用耳朵“冲浪”的听网用户有望突破100万人大关。昨天,在市科委举办的“北京数字内容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本市听网用户已突破40万,并以每周3.3万人的数量递增。

  据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听网顾名思义就是用耳朵来听互联网,这种全新的互联网体验方式主要以手机、PDA等信息终端为载体,利用“移动听网”技术,传播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用户可以享受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比如新闻、实时股票、打折购物信息等。

  据悉,随着&ld...

Read more

非视觉媒体的新生力量


一直以来,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声音是广播的特性,也是广播信息不同于其他媒体信息的个性表现。广播所担负的是解放“眼球”的任务,它不属于“眼睛”,而属于“耳朵”。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广播的非视觉特质使其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社会里.网络、报纸、电视信息海量:美国的报纸一份一天最高时达1600多版,而电视也有360多个频道。受众的眼睛视力下降,不堪重负。而广播这种非视觉媒体的优势或者说这种独有的听觉媒体的优势,起到了解放人们眼睛的重任。因此有学者认为,广播是幻想者的乐园,精神世界的天使,是一种迷人的媒介...

Read more

“听网”推动中国移动信息化发展


  “听网”奏响移动信息化新篇章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领域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实时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传递已经成为推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效率提升与业务增长的核心能力。移动信息化随时、随地、随心的信息交互能力对国家信息化助推作用日趋显著。

  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真正消除“数字鸿沟”?如何让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畅通无阻?如何让老百姓拥有获取信息、享受信息的平等权利?这些问题都一直是中国政府以及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所要解决的。

  “听网”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信息传播中的许多重要瓶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

Read more

全球首个“听网”诞生,互联网进入“听”时代


  “听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必然

  互联网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从Modem到ADSL、从Email到Blog,互联网无论是带宽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公认的第四媒体,互联网正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成为网络的使用者和爱好者。与此同时,各大网站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渴望吸引更多的网民,五花八门的内容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3小时,眼睛作为人类上网的主要“工具”,已经疲惫不堪,相关的疾病和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现实社会中,...

Read more

亲历联想信息化


金秋的北京,天气分外凉爽,偶然一次开会途径一标大楼,抬头望见一片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点缀其间,一阵凉风吹过,不禁想起了2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这栋楼,也是这片蓝天。刹那之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然已是物是人非,但我还是想起了许许多多……

SCM篇

我是2000年6月份加盟联想软件的,从一名普通的开发工程师做起,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满意OA”的产品研发。由于是自己的处女作,因此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事业上,这个产品对于我都是那么的重要。2001年6月,由于公司调整的原因,“满意OA”被砍掉了,项目组被解散了。这...

Read more

论信息化建设的哲学


序言

2003年的夏天,北京正在经历SARS的煎熬,由于与一名非典患者的家属(我的同事)有过“亲密”接触,我也被通知在家办公14天。在这14天里,我从平日里繁重的部门管理和研发管理中解脱了出来,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静静地坐在清华校园里、荷塘月色旁,回忆着2年多来联想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历,读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边想边写,才有了下面的这些文字……

自述

我是一名来自国内大型IT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做软件研发出身,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科出身。虽然从小喜爱历史和文学,在工作中也经常尝试站在哲学的高度去思...

Read more

IT服务,以人为本


我是一名软件企业的管理者,和很多同仁一样,经历了互联网络的泡沫,也目睹了无数企业的转型。有感于最近1年来中国IT产业的变化和联想集团的转型,又融入了自己一点点不成熟的体会,写出了下面的文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自己在联想做管理工作已近3年,从科班的技术成员变为一个中高级管理人员,自己经历了许多次角色的转变,才走到了今天。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隔一段时间要坐下来总结一次,不光是技术层面,还有心理和思想,最后写篇文章让朋友们分享。这次,就让我们谈谈人力资源管理。

三个秘诀

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什么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的人,也不懂得什么管理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