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视觉媒体的新生力量


一直以来,广播作为唯一的非视觉媒体,声音是广播的特性,也是广播信息不同于其他媒体信息的个性表现。广播所担负的是解放“眼球”的任务,它不属于“眼睛”,而属于“耳朵”。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广播的非视觉特质使其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信息社会里.网络、报纸、电视信息海量:美国的报纸一份一天最高时达1600多版,而电视也有360多个频道。受众的眼睛视力下降,不堪重负。而广播这种非视觉媒体的优势或者说这种独有的听觉媒体的优势,起到了解放人们眼睛的重任。因此有学者认为,广播是幻想者的乐园,精神世界的天使,是一种迷人的媒介,一种离不开想象力的媒介,它的根本魅力永远在于此。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种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收听互联网新闻的服务产品诞生,这一全新的网络技术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命名——“听网”。“听网”的出现使得广播作为非视觉媒体失去了它的唯一性,同时也填补了这种特有的媒体形式长期以来无法实现的功能。

曾经有人说“广播是唯一真正便携式的移动媒体”。可以说广播是在大众传媒中既适应动态、又适应静态的陪伴媒体,同时也作为一种背景媒介。这一优势而今“听网”也能做到。“听网”支持多种移动信息终端,包括手机、PDA、笔记本等,是用户可以不受设备的限制,方便快捷的享受“听网”的乐趣。人们跑步、散步,在轮船上、飞机上、公共汽车里,开车时,工作时,走路时都可以收听“听网”。因此,这种移动接收,使其“无所不在”,“无处不及”。同时,“听网”同样解决了广播受地域限制无法随时随地收听这一问题,做到了离线播放,在无法上网或不愿上网的时候一样可以享受“听网”服务,系统支持内容预先下载,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下载自己想听的内容,然后传到手机上播放。无论在任何城市、任何地方,随时可以享受到“听网”带来的乐趣。

除此之外,“听网”可与手机功能兼容使用,更能为手机使用提供增值服务,在“听网”的过程中,可以自动插播手机即时接收到的短信和邮件内容,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

“听网”作为一种将手机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应用,丰富了人与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使其更加自然,这无疑是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这种全新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将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不必再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才能在网络世界中遨游,而是随时随地用耳朵感受互联网给你带来的乐趣。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听网”作为非视觉媒体的新生力量,必将开启互联网应用的新篇章。

想体验,自己去吧  http://www.itingwang.com

据悉,“听网”是由一家名为北京闻言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兴企业开发研制的,该产品是一个以互联网为信息来源,以听觉作为信息获取的方式,以手机、PDA、MP3和笔记本等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互联网听觉”服务。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广播通过多种风格的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类型,显示出到达目标听众的最大能力。也正是由于广播这种独特的节目类型使得播放的内容从某种程度受到了局限,“听网”在解决“听”这一传播方式的同时,可“听”内容几乎囊括所有互联网上的信息。“听网”相当于传统互联网上的IE。IE可以访问任何互联网上的信息,与此同时,它的频道和栏目设置就如同广播电台和一档节目,是对互联网信息的又一次整合,传统广播媒体的优势是能够把同样的节目在同一时间传送给成千上万的听众,“听网”的优势则是能够在任一时间将成千上万的节目传送给同一个听众。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在收听时间和内容上受众被动接受,另一个则由受众自主选择,在个性化凸显的今天,显然后者的优势更大一些。可以说“听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随意 “用耳朵去冲浪”的全新互联网体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