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祥

从者众,路易泥泞;己独行,方向难定;心意宽,海天其间。

医不三世


“医不三世不食其药”强调了医疗技艺的传承性,以及医者仁术的济世养生的必要性,对于患者而言,选择医疗服务,选择的就是安全、贴心,对于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而言,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累积或是家传的技艺,对于患者的诊疗将会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尤以传统的中医为最,由于人体本身就是变化的,所以,唯医者必须以辨证论治,整体诊疗,个体化,差异化对待每一个就诊者。并且中医的药物饮片多为植物药,易于被身体接受为见长。对于西药西医,这是一个对抗医疗,产生不过几百年,而且还是实验室、试管里的科学,试问一个不是以受用人为对象的实验结果,能做到怎么样的治疗人本身的疾病?而中医是以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世代...

Read more

养生浅谈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的生命过程,亦为人生历程,按年龄划分:初生曰婴,初语曰儿,初行曰孩,初学曰童,二十曰壮年,四十曰强年,五十曰中年,六十曰耆(shi),七十曰老,八十曰耋(die),九十曰耄(mao),九十以上曰寿考。这个过程是每个人都力求去经历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高,已经不仅仅满足于食饱腹的生理基础需要,而是有着怎样吃出健康,怎样活出青春,怎样更好的养生的高层次医疗服务的诉求。
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自然医学体系---...

Read more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句话基本涵括了所有的阴阳的变化。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主要是讲的一年里的阴阳变化以及万物的生长情况。阳生阴长:主要讲上半年,是春夏的变化。阳杀阴藏:主讲下半年,是秋冬的变化。“阳杀”不是真正的杀灭,“阳杀”与“阳生”是相对的概念。“重阳必阴,重阴必阳&r...

Read more

健康观念之误区


       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中医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大有寒暑,人有虚实。...

Read more

中医养生--《内经》之天地人和


 

 《黄帝内经》这部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合于四时,从于天地,应于人和,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