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问题上切不可赵括式的书生气
徐亮
2009.7.17
友人:近来有人提出了似是而非的观点,提出利用朝鲜的退出停战协定声明的机会,抓住机遇,争取在台湾问题上有所突破。您对此有何评价?
笔者:立场虽正,但是其论不免流于幻想,透出过多的书生气,如同赵括,纸上谈谈还可以,如果用于政策实务,恐会误国。书生气是一种做学问的气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脱离实践,更谈上投入实践了,一旦遭遇实践,立即破产。我们目前的理论验证条件,差于古代社会,所以真理性也更少。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类思想家的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战争不断,各国统治者对理论的敏感性高,因此有充足的实践条件。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