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谱系、话语权力与妇女发展
——国际发展中的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
胡玉坤 郭未
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摘 要:在国际发展领域,妇女/社会性别与发展范式萌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它既植根于主流发展轨迹与历史遗产,又是对后者的解构和超越。该领...
作者文章归档:胡玉坤
知识谱系、话语权力与妇女发展
——国际发展中的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
胡玉坤 郭未
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摘 要:在国际发展领域,妇女/社会性别与发展范式萌发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它既植根于主流发展轨迹与历史遗产,又是对后者的解构和超越。该领...
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
胡玉坤
[内容摘要] 女权主义后殖民研究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后在西方学术界赢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后殖民研究中,女权主义者的社会位置,尤其是她们客居异国的主体性造就了其独特的理论视界。也就是说,后殖民女权主义者力图寻求一种跨文化的空间和话语来张扬第三世界妇女的理论、实践和主体性。因此,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不仅致力于质疑...
村落视野中的人口“数字游戏”及其省思
摘要:在特定的村落场景中, 本文探讨了人口“数字游戏”的现状、运作规则及其生成机理。村官在数据建构时玩弄的“数字游戏”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出于政治目的人为地虚报或瞒报数字;另一种是因袭传统的统计标准,随意报送与人口现实不符的数据。前者是基层政治操纵的结果,后者则折射了当下科学统计标准的阙如。在政治体制缺陷与科学统计缺失的双重夹击下,村级的官方统计不求准确,有的甚至是扭曲的。乡村统计实践追根溯源仍在很大程度上为政治所裹挟。这一切彰显了有法...
台湾长期照护模式的“在地化”特色
胡玉坤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自1993 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台湾就开始探索“在地老化”的创新之路。从2008年推出长照1.0,到2017年更新为长照2.0。一路走来,尽可能延长老年人在家里与社区中得到共同照护的理念,愈来愈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其中,健康的“在地化”成为重中之重。各种创新计划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创新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尽管台湾各地在推进长照方面都因地制宜,但其着力点都放在“在地化”的居家和社区服务上面。深嵌在台湾长照体系和实...
从“天鹅绒爹爹”到“拿铁奶爸”
瑞典带薪陪产假的制度与观念变迁
胡玉坤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内容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瑞典一直是世界上育儿假改革的领跑者。1974年,它率先通过立法用父母育儿假取代了母亲独享的产假。申请休假的少数父亲旋即被坊间揶揄为“天鹅绒爹爹”。如今,瑞典父亲享有三个月专属的带薪陪产假,在公共场合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护婴幼儿的“拿铁奶爸”遍地开花。在瑞典陪产假运动中,政策立法保障与...
一、问题的提出
农田作业的女性化现象是一个舶来的新概念。伴随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业的女性化”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男工女耕”和“386199部队”等现象,莫不折射了当代中国种植业主劳力日渐凸显的“女性化”趋势,并成为“三农”危机的表征之一。[1]
殊不知,当下愈演愈烈的“农业女性化”现象,实际上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一个历史遗产,并与那个时代的日常农作实践在很多方面一脉相承。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人民公社...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人口老龄化在世界范围内也静悄悄地迅速蔓延。迈入21世纪之后,19和20世纪留下的这笔遗产因全球化的激荡正在改变整个世界。21伊始,联合国人口司就推出了《世界人口老龄化(1950-2050年)》(2001年)报告,对人口老龄化的全球过程及其影响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很多数据并得出了若干发人深省的结论:人口老龄化是史无前例的;是普遍化的;是经久不衰且不可倒转的;对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口老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