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忠亮

韩忠亮

学位职称:国际经济法博士,教授职称。

现任职务:黄河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森威投资公司董事长;黄河商品交易市场首席经济学家。

社会兼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投资与证券》编委;《世界遗产》法律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特聘专家。

毕业学校:本硕博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和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研究领域:法与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博弈论、英语教学法、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金融监管、金融证券投资、法的博弈分析、股权投资、能源金融\中国经济等、尤以金融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突出。

最高成就:国家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科研成果。曾独创国家鲜有的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外语教学法——“韩忠亮教学法”(国家重点课题)。因此也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外语教学法家。所创的英语教学法经过国内外反复实验、论证、鉴定后,于1991年得到国家(专家组)高度评价,被列为国家级世界银行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后经中外几所大学教授立项研究,最后经国家教育部、世界银行专家组论证鉴定后,命名为“韩忠亮教学法”。该项目于1999年分别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世行研究项目两项科研成果奖。国内第一次立项研究“中国外语教学法流派”课题——“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研究”,坚持“确认一个外语教学法流派,必然合乎国际公认的概念”的原则,“韩忠亮教学法”被评为中国外语教学法八大流派之一,该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八大流派中最年轻的(八大流派中最年长的当属曾获四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外语教学法家林语堂先生,生于1895年)。

                                   ※     ※     ※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2009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章):

1、嵌套式金融恐慌模型构建的博弈分析——厘因“公地悲剧”与银行挤兑》;
2、《对冲风险的金融制度构建与完善》;
3、《集体行动困境与激励约束的博弈均衡——线性契约与“公共知识”约束》;
4、《四万亿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临界点》;
5、《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奇迹”战略——基于区域经济“引致增长极”假说》;
6、《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抉择》等
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近期经济期刊对其专访为:

1、“专访国际经济法博士韩忠亮教授:环渤海崛起,须防‘比较优势陷阱’”(载于《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3期)。

2、“对话国际金融专家韩忠亮教授:G20之后看能源金融博弈战””(载于《能源评论》,2009年第5期)。

3、韩忠亮教授对话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以金融的逻辑驱散阴霾”(载于《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9期)。

4、韩忠亮教授点评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赵锡军教授:“从危机视角看人民币国际化”(《中外名家》,2009年6月30日)

5、南方都市报的专访等。

领军重点研究课题: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2、将进行研究课题:“基于促进中国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立法研究”。

联系方式: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抉择


 

 
人民币国际化的非常抉择
 
韩忠亮教授
  
在“金融海啸”的狂澜之下,全球经济下滑局势愈发加剧,同时经历着一场“货币战争”的洗礼——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失衡(也是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使很多经济体由于被动遭受冲击而蒙受巨大损失——货币宗主国有恙,需全世界为之买单!只要现存国际货币体系不变,在危机中,中国也同样只能被动地承受着“货币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货币宗主国的&ldq...

Read more

对冲风险的金融制度构建与完善


 

 
对冲风险的金融制度构建与完善
 
韩忠亮教授
 
对冲是一种避险保值的策略目的是把暴露的风险用一种可保障的形式规避或转嫁出去。金融安全作为对冲工具,是指在金融创新与衍生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风险,为防止和规避这种风险而构建的金融安全网,它有如保护一国“金融航母”安全的“护卫舰”编队,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构筑起多重防线。
建立安全网,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制度安排。在这些制度中,存款保险制度尤为重要——在银行发生危机时,它能有效地对冲...

Read more

4万亿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临界点在何处?


 

4万亿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临界点在何处?
 
韩忠亮教授
 
一项科学的决策,必然会以兼顾多元化目标为基本取向,同时以实现总效用的最大化为价值归宿。在笔者看来,关于当前备受瞩目的中国政府“4万亿投资”,最值得考量的正在于效用最大化问题。究竟如何实现这4万亿政府投资的最大效用?在经济增长的总目标下,是应该更多地依靠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来拉动内需,还是更多地依靠构筑金融安全和社会安全体系来抵御风险?这4万亿投资效用最大化的“临界点”又是什么?
 
4万亿政府投资理念与重点投入的缺失
此次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