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养医"制度要害就是加成取消
来源:《广州日报》
医改第7套方案主笔 顾昕教授
本报北京讯 (记者谢绮珊)昨天,卫生部、发改委就《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医改第7套方案的主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早在此次新医改之初,我们就提出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养医’制度最要命的就是加成制度,取消这个制度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顾昕说,“这句话终于被写进去了,是件大好事。”
顾昕...
作者文章归档:顾昕
奶粉事件“倒逼”公共管理转型
奶粉事件“倒逼”公共管理转型
顾昕
三鹿毒奶粉事件愈滚愈大。相当一批以标榜“企业社会责任感”而知名的公司竟然深陷其中。不仅奶粉有毒,而且普通液态奶也含有有害物质。原本,天真的人们以为毒奶粉只是一家企业的无良与失职,却想不到星星之火竟然燎原了。
当火苗蹿起之时,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大众媒体,均指责政府监管不力,问责之声此起彼伏。政府同样反应迅速,一方面中止免检制度,并动员财政与医疗卫生资源,为患病儿童免费治疗,甚至为未患病儿童进行免费筛查;另一方面重责大批负责官员。
套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句台词...
回顾“产业政策之争”的两大亮点
2016年过去了,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作为一位学者,我非常怀念自己也曾热心于其中的“产业政策之争”。这场思想之争,主角当然是林毅夫和张维迎,但众多学者不满足于吃瓜,满腔心血,投身其中,留下了难以尽数的激扬文字,其重要意义,堪称新世纪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上世纪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对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新世纪的“产业政策之争”必将决定着新自由主义和新发展主义在中国的未来,因此有媒体称之为“一场关乎中国前途的辩论”。
&ldquo...
中国迈向发展型福利国家的路径:增进市场,激活社会
积极社会政策的框架将原来两个略有不同但颇多重叠的研究与政策领域整合起来,由此形成社会激活努力不再限于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和就业政策,而是从就业政策扩展到儿童政策、弱势人群政策、老年人政策等。
中国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这一点已经成为政学精英的共识。然而,在有关中国发展模式转型的精英论说中,福利国家始终是缺位的。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不管意识形态取向根源于何处,哪怕是新旧凯恩斯主义、新旧国家主义,很多中国精英在谈到“福利国家”之时,却都会突然变脸,一下子变成了米塞斯和哈耶克的同道,诸如“福利国家养懒汉”、“福利陷阱论&rdqu...
通向“公益性”的天堂-地狱之路
现行中国医疗体制诸多弊端的集中体现,就是 “看病贵”,即医药费用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城乡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看病贵”自然不符合公益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些是正常合理的因素,也有些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因素。
实际上,医疗费用上涨快于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这并非中国独有的国情,全世界都是这样。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因此,国际医疗卫生政策研究者以及国际组织,在论及医药费用的时候,极少有人提出要降低医药费用,而大多是提出要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
换言之,一味地希望医药费用降低,或者说大力宣扬...
政府既是诸葛亮又是观世音吗?
一、产业政策研究的那些事儿:杂七杂八的现实、不清不楚的理论
关于产业政策,既有杂七杂八的现实世界,也有不清不楚的学术理论。林张之争纷纷扰扰,但其中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张维迎关于废除产业政策的主张,无论理据多么充分,都极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极不可能变成现实,尤其是在中国。在这一点上,林毅夫以及发改委的一个说辞是正确的,即产业政策虽说问题多多,但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用。与此说辞相关的潜台词或明台词是:别人用得,为什么我不能用?
产业政策无所不在,主流经济学家不屑一顾
除非设有严格的宪政约束或面临严酷的财政困难,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世界,无论是作为发展的领头羊,还是发展的追赶者...
医疗服务:政府究竟应该监管什么?
2016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及节后,劳动强度最高的人恐怕是诸多医疗事件的刷屏者。这些事件的网络发酵,将诸多原属个人性的医患纠纷,短时间内转化为网络群体性问责事件。出于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极度不满,尤其是对普遍盛行的过度医疗甚至是欺诈医疗行为的不满,公众找到了集体性宣泄的三大出口:一是近年来饱受网民诟病的垄断性搜索服务巨擘,一是盛名不佳的民营医疗投资集团,一是本应有崇高声誉的三甲公立医院。
公众不满的集体性宣泄浪潮很快冲击到政府,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批评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与以往政府问责方面多有迟疑不决的情形相反,这一次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反应可谓迅疾。5月2日,假期...
谁是医疗服务的监管者?
在2016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期间,劳动频度最高的人群恐怕是一起医疗事件的刷屏者。在这一事件中,一个接着一个爆料宛若连续剧,剧情波谲云诡、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连续剧极大地不同于电视连续剧,刷屏者们已不再是被动的观众,也不仅仅是剧情的传播者,而是剧情的积极评论者,甚至是剧情的改写者和新编者。有了手机和键盘,诸多医疗事件很容易演变成网络公共事件,刷屏者和键盘侠发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道德批判和问责之声。各类医院(特别是所谓“莆田系”民营医疗机构)已成为人性最大之恶的凸显之地,而以竞价确立排名结果的搜索服务商巨擘百度...
社会凯恩斯主义与中国公共财政转型
中国进入了新的改革时代。在这个意见多元的时代,各界精英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转型的大方向,有了难得的共识。然而,这些共识一落实在公共政策层面,常会出现头绪纷乱的局面。
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失衡:一是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二是内需与出口失衡;三是投资结构失衡,即政府投资在投资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支撑这一投资结构的公共政策理念就是凯恩斯主义,即政府通过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
同样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要害在于提升国内需求,即增加国民消费(而不是政府消费)在国民经济驱动力中的贡献度。
然而,要将以上两个众...
药价虚高的根源在于政府管制不当
提要:药价虚高是普通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药价虚高问题症结不在所谓中标价高与低,根源在于政府管制不当。医疗改革这件事情最重要的要害在于政府改革,政府改革它的管制在这点上政府解除管制就可以了。政府仅需要给药物定一种天花板这已经就行了,没有必要再管加价多少。
我们现在所有人都关心所谓药价虚高问题,价格太高了,高的离谱,我们都知道。前一阵子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克林霉素磷酸脂出厂价6毛钱,在山东诊所有一个伙计姓张的北京人,他得了病在那儿治10块钱左右,3块钱一支,每一次打点滴是3支,他跑到济南一打3支10块钱。在北京打点滴一支12.65元,中央电视台报道出来了,大家看到这个报道,药价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