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继兴

刘继兴,生于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人文系马列哲学本科专业,喜欢“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大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擅长挖掘书本背后隐藏的东西,尤擅在茫茫学海中探幽发微。十余年来,在文、史、哲以及美学、传播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传媒资深人士,文化实业家。先后担任数家都市类报刊的常务副社长、常务副总编,现任报社执行总编、景区董事长等职。现定居太原。

慈禧“清亡,除非灯头朝下”一语成谶


诡异的历史,总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方。

 

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与实际统治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慈禧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危殆时刻,没能够像俄国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那样审时度势,放眼世界,富国强兵,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相反,她将一己的权力看得比国家、民族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还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从而使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这是她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之甚。

 

慈禧一生中曾说过不少遗臭万年的话,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等。但有一句话很有趣,不仅逆潮流而动,而且还成为了清朝灭亡的谶语。事情是这样...

Read more

蒋介石自认为能代替自己的两个人


    1961年,毛泽东在与周谷城的谈话中说:“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

    邓演达与毛泽东,是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承认的有实力代替自己的两个人。

    邓演达是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他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北伐时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他曾公开发出《讨蒋通电》1930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准备以武力推翻蒋介石的统治。 1931年8月17在上海被捕,押往南京,同年1129日牺牲。...

Read more

八路军统帅竟是一位21岁的美女


清朝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政治腐朽,满洲贵族大量侵占农民的土地,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当时,在湖北、河南、陕西、四川一带,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义军总指挥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名叫王聪儿,年仅21岁。她统帅八路义军十四、五万人反清,几经血战,沉重地打击了满清统治者。

 

王聪儿早年丧父,自幼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样样都行,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母女俩以一身杂技本领走南闯北,浪迹江湖,以卖艺为生。王聪儿十几岁的时候,她随母亲来到了湖北襄阳,认识了一位名叫齐林的汉子,并在他的介绍下而加入白莲教,而齐林正是襄阳白...

Read more

翁同龢为何被称为“人参状元”?


翁同龢在晚清史上声名显赫,他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然时人称之为“人参状元”,这是为什么呢?

 

这当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原来,翁同龢当年之所以能在殿试中一举夺魁,得中咸丰六年状元,除了靠真才实学外,其随身携带的两支人参也功不可没。

 

在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叫孙毓汶,字莱山,山东济宁人。他与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同榜进士,更为特殊的是,翁同龢是那一榜的状元,而孙毓汶屈居其后,为第二名榜眼。

 

孙毓汶的家世十分显赫,其祖父孙玉庭为清朝的大学士,父...

Read more

茹太素的屁股为什么该打?


    每当在报刊上看到一些言之无物而又篇幅太长的文章时,笔者头脑中就冒出明代朝臣茹太素的故事来。
  
  据明朝的《礼部志稿》记载,洪武九年(1376年)十二月,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陈时务书,长达一万七千字,共说五件事,朱元璋让中书侍郎读给他听,读到六千三百多字,尚未进入正题。朱元璋听得腻烦难耐,不禁龙颜大怒,命宫中武士在文武百官面前将茹太素重打了五十大板,痛得茹太素哭爹叫娘。
 
   朱元璋随即下令:“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事后,朱元璋对别的大臣说,其实茹太素所要反映的...

Read more

毛泽东非常喜欢的完美将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我军战将如云,可谓群星璀璨。彭雪枫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颗将星。他身材高大,长相俊逸(我军第一大帅哥),而且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是上马可杀敌、下马笔如椽的不可多得的军中儒将,其形象几近完美。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将领。他率军南征北战,所指挥的部队屡为前锋,战功卓著,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越过大草原,是红军时代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

 

抗日战争中,彭雪枫初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八路军参谋处少将处长、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

Read more

布衣刘秀是如何夺取天下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靠坚韧意志和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而问鼎天下,由一介平民而成长为光耀史册的一代名君。他作战非常最勇敢,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尤其在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带领13人冲出王莽42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亲率三千人的敢死队迂回至王莽军侧后,终以2万人的军队大破王莽42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神话。
西汉与东汉之间的时期,群雄并起,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刘秀的对手仅称帝号的就有王莽、王郎、刘玄、刘盆子、张步、刘永、李宪、彭宠、卢芳、公孙述等。为了消灭这些敌对力量,刘秀多年来征伐不止,无数次死里逃生。他善于把握战机;长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精...

Read more

日军当年为何未能占领陕西?


抗战时期的陕西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作为西北之咽喉,尤其是陕甘边区作为全国模范抗日基地、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示范区,既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又是坚持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它成为日军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之一,8年中,日军飞机轰炸陕西560多次,投弹1.36万余枚,死伤民众万余人,炸毁房屋4.3万余间。其轰炸时间之多,范围之广,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整个抗战时期,除陕北的府谷沦陷数小时外,日军基本没有能够侵占陕西的一寸土地,这是为什么呢?


且听笔者为各位看官解析这一疑问。


1937年7月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华北大、中、小城市和交通沿线的土地,...

Read more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马克思的《资本论》又成了舆论与阅读的热点。马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上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对经济危机有着深刻认识的马克思还指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逻辑、脱离实际经济逻辑,从而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

 

《资本论》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

Read more

二战时日本为何独不敢侵略澳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特别是作为法西斯轴心国之一的日本,在战前吞并了朝鲜与中国的台湾,在二战中又侵略了中国、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以及时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等地区,唯独对弹丸之地的澳门却不敢染指。这是为什么呢?

 

据刘成禺著《世载堂杂忆》中的说法,日本之所以在二战中不敢对澳门下手,主要是由于当时巴西的一个照会唬住了日本的缘故。

 

作为晚清以至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刘成禺亲身经历了许多历史大事。诸如1903年他加入兴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