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有关一年一度“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节,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故事。
早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简文帝就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
作者文章归档:刘继兴
古代文人笔记中的那些趣事
史料笔记,是古代的一种常见的文体。其内容大都是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以及王朝废兴、人物轶事、制度沿革的记述,天文、历算、星相的记载等,有去伪存真的考订,更有入情入理的分析。这些古代的史料笔记都很有趣,如北宋李昉等编着的《太平广记》、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此类书内容与文笔俱佳,读之可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县令因怕老婆而丢官
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太宗贞观年间,桂阳县令阮嵩的妻子阎氏是个超级醋坛子。阮嵩在外面和客人喝酒,叫了几个妓女唱歌逗乐。...
64年前中秋节打响的关键战役
1948年的中秋节,曾打响过解放战争中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即济南战役。这是我军历史上对一个有10万重兵、守备坚固的大城市强攻速胜的典型战例,也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打响的第一枪,它的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序幕。
1948年初,在中原战场上,刘(伯承)、邓(小平)中原野战军,陈(赓)、谢(富治)的豫西兵团,与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西兵团摆开了成品字型的战略格局。而国民党军在中原也布下了强大阵势,集结了25个整编师(军),57个旅(师),敌我双方呈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认为,此时中原不宜打大的歼灭战。中共中央决定,由华...
何泽慧钱三强夫妇的显赫家世
黄河母亲峰赋
毛泽东早年的“三个半朋友”
1915年9月,22岁的毛泽东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诗经》里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就是说鸟那么叫着,就是为了寻找朋友。第二句也是出自《诗经》,“载输尔载,将伯助予”。其中“将”是请的意思,“伯”是长者的意思。意思是我的车子就要陷下去,请长者助我一臂之力。两个典故都是表明求友。毛泽东当时课内成绩出众,课余酷爱读书,常以天下为己任,此番妙举,意在高山流水间。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谈话,回忆征友广告的事,这样说:
我感到自己心胸开阔,需要结交几个亲密朋友,于是有...
书家梁兴国: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5月10日上午,姚奠中先生“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书法捐赠揭碑仪式在太原市双塔寺举行。碑阴“姚奠中简介”由姚奠中的弟子、著名书法家梁兴国所写。能与姚奠中先生一起“同台演出”,这份殊荣自然颇令同行羡慕乃至嫉妒。一时间, 梁兴国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梁兴国善书,能画,偶为辞章,俱为佳品。其书法真率雅致,酣畅淋漓,胸中有清越之气,笔底有隐隐风雷之声。他是唐宋盛音的历史传承者,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守候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精华。
千年书法的历史长河,使无数后来者如饮般地得以润泽。书法史上灿若星河的历代大师们,更是使人渴望与之神游为之研磨。梁桐寿就是在我们这个书法王国的千...
章太炎唯一女弟子黄绍兰的情殇
近代女杰黄绍兰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唯一女弟子,丈夫则是另一国学大师黄侃。她1910年毕业于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任开封女子师范学堂教员,武昌起义爆发后,她即南下武昌,投笔从戎,旋又受黄兴的派遣赴上海,与陈其美取得联系,并在上海组织女子军事团,自任团长;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她就留在南京协助黄兴工作,并提议创建辛亥烈士忠裔院,任院长。1916年,黄绍兰与黄兴夫人徐宗汉、章太炎夫人汤国黎等在上海创办博文女校,并担任博文女校校长。
这个博文女校,在党史上赫赫有名。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期间,除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和广州代表陈公博外,其余代表均借“北京大...
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惨遭家暴
日前《建党伟业》全国公映,由范冰冰饰演的隆裕太后颇为引人注目。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隆裕太后的相貌远没有范冰冰这般靓丽夺目,除此之外,这位最后一个从大清门入宫的皇后,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太后,还是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在一些史料与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她描述成是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但历史上真实的隆裕太后,不仅博览群书,眼界开阔,还是一个一生没有爱情,甚至遭遇了家庭暴力的悲惨女子……
隆裕的相貌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难看。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里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
张恨水唯一纪实小说记录常德会战
有“中国大仲马”、“副刊圣手”、“民国第一写手”之称的张恨水,不仅是民国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他每天同时给七八家报纸创作连载小说,其效率才思可谓天下无敌。他不仅用连载小说救活了多种报纸,且以一支笔养活着数十个人口的大家族,他一生创作作品高达3000余万字,中长篇小说达110余部。老舍曾赞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鲜为人知的是,张恨水的众多小说中,有一部长篇小说《虎贲万岁》(又名:《武陵虎啸》)是纪实小说。这是张恨水一生唯一的一部纪实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长篇小说。
纪实小说是指在搜集事实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