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厉以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中日关系学史学会会长。1998年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厉以宁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其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

水深了摸不着石头了,怎么前进?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任务至今尚未完成。改革需要深入,发展也需要继续,并双双登上新台阶。

  推动双重转型中的八项经验

  两种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是没有前例的,也是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没有讨论过的。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第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在双重转型中,重点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

Read more

中国需要培养大量的民营企业


   以下为厉以宁教授演讲节选。

  今天的议题,我讲一讲当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怎么样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首先,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发展,不能全靠国有企业,一定有相当大的私营企业,中国现在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新的民营企业。为什么说培养新的呢?因为他们能够跟上现代的潮流。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快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或者说中国的企业家主要是有三类:

  第一,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是硬拼出来的。很多民营企业是从地方的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家原来对经济学、管理学不是太懂,但是他们通过硬拼一步步发展起来。

  第二,一些人在国外留学,接触到新的经济学、管理学,随...

Read more

我为什么会主张所有制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已经走过40年光阴。40年的成就有目共睹,4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在一系列成就和经验当中,股份制改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股份制改革不仅巩固了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搞活了国有企业,而且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回顾这一改革历程,把握它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深化对股份制改革的理解,在新时代继续将改革进行到底。

  经济改革在农村率先破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我国经济也在发展,但同一时期,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变化更加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力量...

Read more

企业家精神必须跟实体结合在一起


  最早提出企业家精神的人是熊彼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作用于精神上的问题,所以他主张精神这个词。但是这毕竟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了,100多年前的很多预言对今天来说是过时了,我们现在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首先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家,而企业家的培养光靠企业家精神是不够的,企业家精神必须跟实体结合在一起。这里面就涉及到商品的功能性问题,“功能比产品更重要”。

  我们在光华讲课的时候,经常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讲,有一个生产梳子的工厂招4个推销员来,去推销梳子,而且指定了必须到庙里去推销。

  第一个推销员回来了,怎么样?一把都没卖掉,理由就是和尚...

Read more

新旧发展方式更替是一场革命


  留恋旧发展方式,面对的风险不比转向新发展方式小。

  为什么会留恋旧的发展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洲、非洲一些独立的国家,想早日摆脱贫困状态,于是听从了某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意见,致力于引进外资,结果,虽然经济增长率高了,人均GDP增大了,但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难,逐渐被一些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做了批评解释。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只顾发展,只顾引进外资,盲目发展,盲目开放投资,盲目输出资源而不改体制,这是有害的,会使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也能达到,但同样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什么意思?...

Read more

在中国,市场一定要摆在重要位置


  留恋旧发展方式,面对的风险不比转向新发展方式小。

  为什么会留恋旧的发展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洲、非洲一些独立的国家,想早日摆脱贫困状态,于是听从了某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意见,致力于引进外资,结果,虽然经济增长率高了,人均GDP增大了,但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难,逐渐被一些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做了批评解释。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只顾发展,只顾引进外资,盲目发展,盲目开放投资,盲目输出资源而不改体制,这是有害的,会使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也能达到,但同样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什么意思?...

Read more

富二代不愿接班家族企业怎么办?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在过去十多年从无到有,发展迅猛。根据去年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家庭财富规模日益增长。2016年,中国民间财富规模近130万亿人民币。如何打理好手中的财富,让它更加稳健地增长,成为全民都在关注的课题。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与个人理财不同的是,家族企业不仅要管理财富,还要实现财富的一代代传承。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整个家族企业的经营密不可分。

  家族小微企业通常只有“家族盈利”一个目标,即增加家族成员的收入。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到适当时候,家族小微企业会分成几个,让孩子们单门独户,自己...

Read more

攀比是经济发展的大障碍


  很多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当前中国经济你最担心什么?我担心改革太慢。为什么?因为现在最要紧的问题是变换发展方式,要把过去那种数量型、速度型的发展改变为今天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这不是很顺利就能改过来的。其中科技创新是一个主要动力,没有创新的话,就是发展也不一定是新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一些。最近我在几个省做了调查,经常听基层工作人员反映:经济形势已经好了,稳中有进。这样的话,我们补短板、降成本、去库存,是不是也可以放松一点?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有一些成绩,现阶段一定要防止大干快上。这里我讲三个自己关注到的问题。

  第一个,怎么能够把实...

Read more

改革不能拖否则会被淘汰


  本文源自厉以宁于第十九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发言实录

  以下为厉以宁演讲全文:

  我要讲的题目是:摆脱路径依赖,在新思路指导下前进。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留恋旧的发展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亚洲非洲一些独立的国家,想早日摆脱贫困状态,听从了某些研究发展经济学家的意见,引进外资,结果,虽然经济增长率高了,人均GDP增大了,但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依然处于贫困之中。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困难逐渐被一些经济学家从新的角度做了批评解释,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只顾发展,只顾引进外资,盲目发展,盲目开放投资,盲目输出资源而不改体制,这是有害的,就会使他们陷入低收入陷阱。中等收...

Read more

当前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12月2日,厉以宁先生在风云演讲中发表了一个演讲,主题是《当前我最担心的是什么?》,87岁的厉以宁先生演讲时间虽然不长,但演讲结束前后,整场爆发出多次掌声,可见大家对老爷子的尊敬和喜爱。

  厉以宁特别对农民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农民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身份,他们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我们不能把农民框死了。

  下面是厉以宁先生的演讲实录:

  大家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当前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刚才三位同志都讲过了,这个问题他们是专家,就是金融的风险这个我不谈了,因为他们谈过了。那就问我,当前最要紧的你担心什么?我担心是改革太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最要紧的问题在哪里呢?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