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开林

1965年1月出生,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文创一级。现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文学界》执行主编。198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湖南文学》助理编辑、编辑、省作协干部。有《致一千年过后的你》、《城市宿营地》、《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最后一击》、《语不张狂死不休》等一百余篇作品入选全国散文精选本或散文年鉴。 已出版《站在山谷与你对话》、《火焰与花朵》、《灵魂在远方》、《天地雄心》、《纵横天下湖南人》等十三部散文集。 曾获第三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第四届、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第八届“湖南青年文学奖”和首届“湖南省毛泽东文学奖”。获邀参加了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原创散文·不老的少年心


(本文已发表于《渤海早报》2011-02-09)

不老的少年心

 

 

    那时,我差不多一无所有,生活清贫,前途渺茫。我拥有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无价的青春年华,却像是深山野岭的樵夫,庐居在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之上,竟然不曾往深处多挥几下镐头。

  每当我打开纪念册,看到昔年瞬间定格的笑影,就不免感慨系之。蓝天、丽日、青山、绿水、古木、苍藤、红花、翠叶、老墙、新构,恍若梦中的布景,显得缥缈虚幻。

  俱往矣,青春总被雨打风吹去。生命的减法除法做得太巧妙了,撕掉一张张日历竟是如此轻易,谁也不会有连皮带肉撕裂的痛感,然而将那些逝去的日子一一累加起来,就能看到...

Read more

生活随笔·不及汪伦送我钱


(本文已发表于《今晚报》2011-01-15)

不及汪伦送我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故事的人非常肯定这一点。他有个同学姓陈,跟他从小就抱团取暖,是典型的“死党”成员,某厅的正处级干部,混得相当滋润松活。平日,陈处长工作繁忙,儿子上学读书做功课的事情全交给夫人负责,他很少过问,只在期末考试后看一看通知单。陈处长的儿子学习成绩不上不下,稳居中游水平,这并没有令陈处长泄气或生气,他反而不无解嘲地说:“这年月,中庸才好呢,比如在官场混,当个处长,顶多当个厅长,就够了。再往更高的方向努力,别说难于上青天,也得要命运之神特别眷顾才行...

Read more

文化随笔·凤歌背后看楚狂


(本文已发表于《解放日报》2010-12-27)

凤歌背后看楚狂

 

 

    两千五百年前,楚狂人接舆路遇孔子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毕凤歌,赶紧下车,意欲上前与歌者攀谈数句,切磋一番。楚狂人接舆却并不待见他,扬长而去。

  楚狂人接舆看透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和世道凌夷,他认为孔夫子周游列国,不辞劳顿,不畏艰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在是不识时务,太过迂腐和偏执,让他笑喷。他以怜悯的语调称孔子为“衰凤”,说,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者都不可救药了,你又何必弄得一身臭汗,两眼晕黑...

Read more

哲理随笔·生命从何时开始


(本文已发表于《今晚报》2011-01-01)

生命从何时开始

 

 

    新年的钟声铿然入耳,在我听来,十足就是善意的提醒:所有燃烧的生命之烛又短去了一小截。能于普天同庆的日子静对生命光华的人有福了,你的省察将先人一鞭,你的觉悟将快人一步。

    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样问,似乎有点幼稚,又有点懵懂。对于这个问题,生物学家早就给出了标准答案:当强壮的精子和温柔的卵子不期而遇、融为一体并在子宫中从容着床的那一刻,生命就开始了它或则短暂或则漫长的旅程。然而我这里想要谈论的不是生物学,倒有点近乎禅意盎然的...

Read more

文化随笔·名片与骗名


本文已发表于《今晚报》2010-12-17

名片与骗名

 

 

    名片的确是令人充满亲切感的好东西,无分公私场合,作为小小的信物,它可以联络递、接双方的感情。古人称名帖为“刺”,又将递帖谓之“投刺”,其本意可能有“试探”的意思吧。

  名片虽小,学问却大。岂不见有人挖空心思要在三寸纸片上做一篇锦绣文章?官卑位低者担心被人小看,贴金的唯一办法是虚构衔头,尽量把水搅浑,让人不知深浅。若职务、名衔太多,又要犯愁,搞“合唱”吧,实在是“舞台”太窄,难分主次。于是善于变通的聪明人精印两、三种样式各异的名片,实职、虚衔归档分类,见什么人递什么片...

Read more

生活随笔·城市放风


城市放风

 

 

    有人说,一座城市就是一座水库,里面养了太多的鱼,因此你我他要争空间,争氧气,争食料,直争得两眼晕黑。到头来,神经搭错线,大脑一阵阵发烧,骨子里都觉得累。你想逃吗?但愿有人能给你指点迷津。

    “城市闷罐车里/一个屁也要大家平分/……噪音比情人追得更紧/性病到处敲门/阳光也要拿回扣/SOS,110,救命!”

    诗人向来不肯放过任何一次夸大其词的机会,但这回真的动了肝火,从舌头上掉下几句硬梆梆的实话来。他不开心,我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

 ...

Read more

另类随笔·胡适的言行之妙


胡适的言行之妙

 

 

    近日,我读欧阳哲生选编的《追忆胡适》一书,深得教益。胡适一生做过许多事,帮过许多人,著作等身,毁誉参半。其荦荦大者,一部百万字的传记也难写尽。我留心的却是他的一些小处,而且是常人不太注意的细节,言行之妙,令我折服。

    当年,北大流行这样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胡适承认偷听生的合法性,使之光明正大。与“偷”字相结合,词义通常不妙,这“偷听生”却有着一份神秘感。可惜,北大没有偷听生已太多年了。

    胡适认为,做学问要有...

Read more

另类随笔·我的零碎话(之十二)


已用于《今晚报》“语丝”专栏

我的零碎话(之十二)

 

 

▲  一位资深的独身美女(俗称“剩女”)感叹道:“不结婚,男人多;要结婚,男人躲。”此言耐人寻味,她能得此体悟,一定是备尝辛酸。

▲  世上只有两类作家,他们均为魔法大师:手持秀笔者点石成金,手持锈笔者点金成铁。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后者的人数居多,他们乐此不疲的干劲也远高于前者。世间因此而热闹。

▲  有所失必有所得,这话不错,问题是,有的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却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结果就相差悬远了。得失之间,最重要的是,你要牢牢地掌...

Read more

另类随笔·我的零碎话(之十一)


已用于《今晚报》“语丝”专栏

我的零碎话(之十一)

 

 

▲  有一种东西,即使你从中受益匪浅,也不要对它感激涕零,它就是苦难。理由很简单,苦难成就了极少数人,却损毁了大多数人,它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  女人有爱情就不会凋谢,男人有事业就不会枯萎。

▲  今人说话通常比古人更啰唆,但也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古人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今人说“零容忍”,少了四个字;古人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今人说“将心比心”,也少了四个字;古人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今人说“上行下效”,也少了四个字。但仔细比较,还是...

Read more

原创散文·到乔口去



走乔口的四条汉子,从右至左为:聂鑫森、陈惠芳、彭国梁、王开林


到乔口去

 

 

    人生经验总是反反复复地提醒我们: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喜欢一个地方更需要理由。

    望城县的乔口镇位于湘江之滨,距离省会长沙数十公里,是三地(长沙、益阳、岳阳)四县(长沙县、益阳县、宁乡县、湘阴县)交界处的一颗熠熠闪光的铂金纽扣。旧有“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的说法,水乡的妩媚,古镇的繁华,二者奇妙地揉合在一起,令人一见倾心。我不知道别人喜欢乔口究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