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海鸰

总政话剧团编剧。原在济南军区某海岛部队当兵,做过通信兵、卫生兵、业余文艺宣传队队员,调离海岛前为医院宣传干事。著有中短篇小说《她们的路》、《星期天的寻觅》等,长篇小说《爱你没商量》(与人合作)、《牵手》、《大校的女儿》;话剧《洗礼》、《送你一支玫瑰花》、《我想跟你说句话》等;电视剧《爱你没商量》(与人合作,41集)、《妈妈今晚去远航》(上下集)、《牵手》(18集)等;电影剧本《小岛》、《走过严冬》。  只是两个人的问题吗?在《牵手》和《中国式离婚》后,有着“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的王海鸰(blog),再次挑起婚姻这个最新鲜也最陈旧,最温馨也最惨痛,最丰富也最乏味,最给人安定感也最折磨人的话题。王海鸰延续了她一向“冷静而近乎残忍”的手法,再现婚姻硝烟弥漫的生存状态。只不过这次在新作《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她提出了新的质疑。

小毛央视《艺术人生》做客记



潘石屹、小毛


康辉眼睛里的笑意使《新闻联播》温暖亲切

 

此文为我的外甥女小毛所写,现粘贴如下


 姨妈把我的求职经历写成《小毛金融危机中求职记》发在新浪博客上,参与了央视《艺术人生》与新浪博客频道联合举办的“温暖2008,信心2009”征文,被选,于是我得到了去《艺术人生》做嘉宾的机会。

 节目录制当晚我和姨妈在央视西门等待一个叫小M的女孩来接。小M漂亮机灵,老远冲姨妈笑脸相迎一路小跑冲了过来嘴里连道“王老师好”,姨妈将我介绍给她,我一句“你好”还没说完人家视线已从我身上掠过继续同姨妈寒暄。我笑容冻在脸上送不出收不回的,但瞬间就明白了:人...

Read more

小毛金融危机中求职记(之三)


次日小毛穿着“黑色”出了门。下午短信我面试改期,老总有事。到了新的面试日期她再次穿上了她的“黑色”,结果到单位后被告知面试又改期了,改到次日下午。次日她只好还穿“黑色”,连着两天穿同一件衣服在她还没有过。我跟她开玩笑说你的同事要是注意到了这点该怎么想啊?她只咧了咧嘴勉强附合了我一下紧张得笑都笑不出,弄得我陡然间也跟着紧张起来。这天直到下午六点她那边音讯全无,我实在沉不住气打了她的手机,电话中她压低着声音说还没面试到她呢,还在外头等着呢,差一个人就到她时老总来电话了,电话很长,这会儿还在打呢,不知道今天还能不能面试得成呢。听罢心中感慨: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了你的头等大事在人家那里可...

Read more

小毛金融危机中求职记(之二)


 

小毛哭了一夜又一上午——次日她妈在电话里训了她整整一个上午——哭完肿着眼睛跟我说她会好好干,并说了“好好干”的第一步:听说实习生周末周日也可跟班学习,她准备以后每周多上一天班,明天是星期天,她明天就去,用行动用能力证明自己。其时我已开始暗中思忖给她另找人家了,我认定这家网站是不会要她的了。她对这事如此积极正面的反应和超强的心理承受力至少赢得了我的好感,我开始对她另眼相看。

第二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零下八度,小毛背上笔记本电脑顶着寒风出门了,并且说到做到,自此后一周工作六天天天背着笔记本早出晚归;正式员工用台式电脑,她用笔记本因显示器和键盘距离太近一天七八...

Read more

小毛金融危机中求职记(之一)


       

      小毛是我的外甥女,大学毕业时金融还没危机还是盛世,人们默念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冲进各银行及一切钱的专营机构买基金买股票买期货买等等。小毛当然不会去买什么,没钱;因为没钱她大学毕业后才没马上找工作而是先自己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室——她专业是平面设计——以能快速赚点钱后到北京打拼。这孩子酷爱时尚,一心想在时尚业发展,在时尚业发展当然得到大城市,比如北京,比如上海。上海她没有亲人,北京有我。于是我三姐也就是她妈,把她和她的理想一并托付给了我,我满口答应无知无畏。

   &...

Read more

电视剧编剧为什么“累了”?


 

       制片人打电话来,说一个项目。他说一半时我便大致明白,那是一个“宅门”戏或说“家族”戏。我说这戏邹静之合适,他说他找过邹老师了,邹老师不接;我又说朱苏进合适,他说也找过朱老师了,朱老师也不接。话里话外似还透出点儿这样的意思:如果找不到这个档次的编剧,资金会因此搁浅。因对该制片人印象尚可我就多了句嘴,我说:“你总跟人谈事儿,谈钱了吗?”写字儿的人面薄,不愿主动谈钱,谈少了难受,谈多了被驳回更难受,为不难受,有时会干脆连孩子带洗澡水都不要了。制片人说王老师要不您替我跟他们说说?10万一集。我熟悉邹、朱二人...

Read more

留守妻子的担心是不是多余?


 

   一些读者通过各种渠道提了些有关婚姻方面的问题,谢谢信任。但由于是“一面之辞”,就一面之辞回答一个涉及双方的问题,很难。我只能说我试试看。

 

   读者  雪叶:

我老公去外地工作已经三年了,起初,他常常打电话回来,很盼着回家。如今,不只电话少了,就是回了家也急着想早点回去,好像已经不习惯在家了。他也不让我去看他,说孩子小,出门不方便。

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应该去查查他是不是外面有了情况。

老公在家的时候对我非常好,一向细心体贴,很顾家,我不相信他会有什么问题。

但前几天,他的一个同事回来探家,我...

Read more

向我的山东老乡致歉


  我的中学同学让我看新浪连载<新结婚时代>的读者留言,主要是看一位沂蒙山朋友的留言,那位朋友对我将男主人公何建国家定位于山东沂蒙山区表示了极大愤慨.令我不安.

  我认识两个沂蒙山人,一个是作家李存葆,一个是演员郭晓冬.因而我觉着沂蒙山很出人才,因作品中何建国家兄弟俩都很优秀.加之印象中沂蒙山很穷,为此还专门向演员郭晓冬求证过.当然这也许是"瞎子摸象,每个局部都真实"的结果.

  最后决定用"沂蒙山",基于穷而人才辈出方显"英雄本色"的想法,没有料到顾此失彼了.在此,向我的山东老乡致歉.但请放心,在电视剧里是没提具体地方的.关于书,我向出版社的...

Read more

一个出色的女孩和她的《医事》


 

       那一日正在打字,突然腿痛,想是天凉,关了窗,仍痛;加了裤子,还痛;是夜,疼痛彻骨无法成眠。半夜去医院看急诊,分诊医士让我看神经内科,等了许久神内医生方到,满面睡容。说夜间无法做任何检查白天再来,看风湿科。我请求他无论如何先给我止痛,他开了“替尔马”。在药物说明书里我看到了“治疗癌痛”字样。次日下午到医院挂了三百元的风湿科特需门诊,我是现役军人,看病完全免费,但“免费”就难高质。在等待护士带我去“特需”的几分钟里,我晕倒在了门诊大厅。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的晕厥经验,很舒服,在意识丧失的前一刻里,感到了...

Read more

我最关心的少年作家走了


翻开今天的北京青年报,看到少年作家子尤昨别人世。
 
一直关注这个孩子,他今年十六岁,比我儿子小两岁。
 
关注他除了他的文字,还有他文字中透露出的他和他妈妈的关系。
 
很早就买了他的《谁的青春有我狂》,后来一直通过他的博客了解他的病情。
 
心情无以言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