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灿金

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著有《古典下的秘写》、《趣读史记》系列(人物、事件、悬案)、《大话宫廷政治》、《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新说文解词》等。 致谢及维权声明 感谢:全国纸媒转载拙作 要求:请尊重出版惯例,及时寄送样报样刊稿费 通联 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475001)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高考同题作文·全国新课标卷】“崛起”的“特点”和尴尬


2011年新课标卷(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高考作文题:中国崛起的特点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

Read more

大年三十,拜谒庄子墓


    大年三十,我在豫鲁交界地带的张八楼村。张八楼村后不远处有一条河,他们都称之为“羊河”,这条河就是豫鲁分界线。距张八楼村一箭之遥,有村名曰唐庄。据唐庄村碑记载,明朝时期,唐氏兄弟逃难至此,惊见庄子墓,遂不再前行,依庄子墓而居。此地的习惯,东为上,故唐氏兄弟居于庄子墓之西。后来唐氏子孙大盛,他们的定居之所就成了“唐庄”。时至今日,整个唐庄依然在庄子墓之西侧。

    此为唐庄东侧的庄子广场。

   

    紧闭的大门里就是庄子墓园。 墓园似乎很难攀爬得过。

&...

Read more

黑孤桩子


    噩梦里醒来,窗外的天依旧漆黑,似乎永无止时。“黑孤桩子”是不应该在此时出现的,可我还是想起了它。

    现在想来,“黑孤桩子”既不是鬼,也不是神,而应该是魔。在村人的说法里,它似乎没有面目,没有四肢,就是一个黑色的孤独的“桩子”。在月黑风高之夜,它如果受到了惊扰,就会异常突兀地出现在夜行的村人面前。它有一种魔力,就是能突然现身,且能在瞬间让自己的身体长到几丈甚或十几丈高。它会一直让自己的身体在黑夜间变高变粗,直到将夜行的村人彻底吓到。而一旦夜行的村人魂飞魄散,黑孤桩子往往会在瞬间收身,不知所终。它只吓人,从不伤人。

&...

Read more

四个隐含讲述人 解读各异(转)


   

赵氏孤儿背后的历史真相
四个隐含讲述人 解读各异
——历史解读派代表作家郭灿金访谈录

本报记者 赵润琴

(天津日报 2010年12月20日)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大学教师、历史解读派代表作家、杂文家郭灿金先生,请他给我们讲讲赵氏孤儿背后的历史真相。

  

  记者:历史上,围绕赵氏孤儿事件的真伪,自汉代王充始,到唐代李翰的《蒙求记》、刘知己的《史通》,宋代的《容斋随笔》、《困学纪闻》、《梁氏史记志疑》,一直到当今的各家学者,从未停止过探究与争鸣,为何这段历史如此扑朔...

Read more

赵氏孤儿:历史哪有如此矫情


“赵氏孤儿”无疑是一个煽情催泪的故事:赵家遭遇奸臣灭门,孤儿侥幸死里逃生,八位义士前仆后继,血海深仇终得昭雪。

正是洋溢其中的感天动地的情义,价值千金的忠诚,让这个故事受到了古今中外观众的追捧,在其中,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坚持”和“温暖”,心灵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抚慰。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转述和接受的过程中,历史的本来面貌渐渐被大家遗忘了、忽略了,故事重复千变就成了历史,然后就变成了信史。然而,历史真的会有如此多情,如此煽情,如此矫情吗?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成为孤儿的?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关乎正义和忠诚吗?

既然是说“赵氏孤儿”的故事,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赵...

Read more

孔老师


    孔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如果我没记错,他应该是我四年级时的数学老师。

    那时,孔老师会给外人以相貌堂堂的感觉,但我们都知道,孔老师其实算是残疾人——他的右手只剩下了两个手指。很难分清他剩下的这两个手指到底是哪两个手指,只记得这两个手指皮肤鲜红,有些僵硬,就像鸡爪一般。从前孔老师不是老师,他在我们村东的提灌站工作。在一次开动提灌机的时候,他的右手被绕进了机器皮带之中,高速运转的皮带吞噬了他的三根手指。从此,他就无法再次开动机器,作为照顾,他被安排进了学校当老师。

    记忆中,孔老师整天...

Read more

死灰


    遗骸也可以死的,譬如灰。灰是火的遗骸,但灰同样可以死?

    死去的灰就成了“死灰”,死灰不是死火。死火是死去的火,死灰是死去的灰。

    当灰都死了的时候,火才度尽了劫波。死去的灰告别了眼泪和悲伤,告别了红尘和绿杨,从此它连灰都不是。没有死灰可以复燃。

   

Read more

单于夜遁逃(2)


    越过无边的大漠和草原,单于的心思渐渐散了。依然夜色如墨,在那道小溪里,却可以看到星星的倒影在闪烁——这不是单于所要的夜。

    单于无家可归,单于的家就是黑夜。当黑夜也无法完整,拥有大漠又如何?拥有草原又如何?

    单于的前心被无数的箭簇瞄准,单于的后背为无数的鹰隼盯牢,单于无计可施。

    遁逃遁逃,单于突然感觉到自己失去了方向,当遁逃失去方向,遁逃本身就成了伤心的舞蹈。普天之下,单于的心事无人知晓。

    当艳阳高照,...

Read more

晨曦


    当清晨逐渐苏醒,昨晚的伤心舞蹈似乎遁形了,遁形在夜的黑色里,隐匿在温柔的黎明里,蒸发在脆热的阳光里。

    夜的所见可是幻觉?闯入大漠海市蜃楼里的人自问。他见了美丽而忧伤的舞姿,舞姿里孤独的灵魂。那无所依伴的寂寥与孤独如无弦之琴,悄无声息却颦笑扣心。

    他凝神呆望,忘了时间,忘了场所,那一刻,天地空无,他知道,他遇见了另一个自己。他们是一样的孤独,只是他没有学会与他一样的舞蹈,没能将水袖卷动流云。

    他的舞姿犹如他的叹息,夜夜将他唤醒。
 ...

Read more

单于夜遁逃


哪里会有永恒的夜?哪里是夜的最深处?夜的最深处能否淹没了光?

风声鹤唳的大漠,草木皆兵的旷野,到处都烙有阳光的阴影。

似乎所有光阴里有影子的物什都是敌人。

在月亮的背面,萤火点点,星星也狐假虎威。

于是,他要跑向黑夜的深处,跑向比夜还要漆黑的所在。

仿若后有追兵,仿若后有鸣镝,单于飞速奔跑。他听见了流光簌簌的脚步,他听见流水潺潺的声响。单于总是以逃跑的姿势奔跑,他习惯在奔跑中寂寞老去。

奔跑,奔跑,连影子都不留给世界。

突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有人在吟诗。

单于终于知道,他连最后一个敌人也没有了。

没有了朋友,也没有了敌人,冷热一片混沌。草原属于白昼,骏马属于白昼,而他属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