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罗敷

复旦MBA,曾任跨国公司财务经理,CPA,现供职于某投行

强烈推荐--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


  从昨天开始,深圳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广东长达23天的强降雨天气也暂时告一段落。

  真正的主汛期尚未来临,洪涝灾害却提前报到。频发的自然灾害蚕食着我们对未来的信心。这个地球究竟是怎么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这部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参演的纪录片《ANINCONVENIENTTRUTH》。视频打开之后,竟然是一气看完,欲罢不能。没想到纪录片能做到这样有可看性。从太空的视角看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在那薄薄的大气层的包裹中,是那样美丽而独特。就是这孕育呵护生命的大气层,如今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危机。世纪冰川在断裂,北极熊被淹死,从阿尔卑斯山,到巴塔哥尼亚高原,短短几十年间已是冰...

Read more

关于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的近期市场观察


  今天,央行宣布将再次提高准备金率1%至前所未有的17.5%。央行的数量调控手段的运用几近极限。

  环顾周边,美国已经表示减息周期结束,欧洲央行也开始暗示加息,之前炙手可热的新兴市场越南则已陷入经济危机。从商品市场来看,国际油价迭创新高,对中国的经济运行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胀已经很明显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加息有利于平抑物价,这一点并无争议。问题在于,加息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也会导致自身的经济减速,抑制通胀的利益却是各国都能分享。因此,有观察家认为,各主要国家的央行处于微妙的博弈之中,大家玩起了“谁先眨眼睛”的游戏。观点有趣,但不无道理。

  从年初开...

Read more

闲话闲适—漫谈中产阶级的生活品质


  最近有点忙,有海外朋友MSN见了想聊两句,也只能匆匆打发。于是遭遇严重同情:看看你,即便是收入达标,但整日疲于奔命,没有闲暇时间,没有安稳的生活,距离真正的中产阶级尚有不短的距离啊。朋友甚至由此得出了中国没有中产阶级的结论。

  关于中产阶级的讨论,记得前几年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如何定义中产阶级,主流的分类标准大致有三种:1、按收入和财产划分;2、按职业和地位划分;3、按生活方式与品味划分。不想简单地评判哪一种更科学,定义无非是为研究和论述的需要服务。尤其是前两种分类标准,在具体的尺度方面争议很大,这里就不掺乎了。

  至于第三种分类标准,即按生活方式和品位的划分,印象中曾...

Read more

关于我国经济能否软着陆的思考


  我们知道,物理意义上的软着陆,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航天器在接触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从而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经济软着陆,一般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

  相对于去年的景气程度,今年确实艰难了许多,起码1-2年内难以企及去年的高点。但即使无法达到去年的高度,接近10%的年增长率仍然不坏。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经济基础与国民财富积累已经与上一轮低迷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大潜在动力,中国庞大的内需支撑并未改变。虽然PPI高涨...

Read more

哀思


  今天是举国哀悼的日子。下午2点28分至31分,时间仿佛凝滞。自震前开始出差,因项目组有一个同事家在灾区,这么多天以来,大家一直很小心地避开这个话题。但是,心却从未真正绕开。这么多天以来的压抑心情,在这个庄严的仪式中,终于可以有所寄托。我们哀悼逝去的人们,愿逝者安息……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生命如此脆弱。身为一个母亲,尤其无法忍受的是看到废墟中再也无人认领的书包……

  灾难唤醒了人们平日深埋在心底的善良,对生命的反思擦亮了我们久已蒙尘的双眼。默哀仪式完毕,我坐上了前往机场的出租车。沿途是大量表情...

Read more

加息预期升温


  跑不赢刘翔的你,是否跑赢了CPI?

  面对势头凶猛的通胀压力,周小川说话了—货币政策更关心反通货膨胀。在诸多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中,央行作出了选择。尽管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周小川也不断提及“灵活”二字,作为最常用的应对通胀的手段,加息的可能性仍在增加。一般而言,相对应的后果还包括: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出口更加艰难、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趋缓,等等。体现在股市方面,短期内反弹将面临更大的阻力。温总理年初关于“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的提醒仍然很有道理。

  这是艰难的抉择,但央行又别无选择。通胀问题是民生问...

Read more

“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雷颐


  无论是出于策略考虑,还是由知识结构决定,总之,康有为是以“托古改制”这一中国历代改革者最常用的方式登上近代中国的思想政治舞台的。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春秋董氏学》,以鬼斧神工之法颠覆了几千年来的孔子和儒学形象,再造了一个“改革”的孔子和儒学,为自己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合法性。

  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时,正是康构建他的儒学时期,梁对乃师的再造儒学大为折服,随后就参与了《新学伪经考》等书的编写工作。维新运动开始之后,梁启超更是依老师康有为之说,积极主张奉孔子为“教主”、“圣人...

Read more

思--《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书评读后感


关于《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译者(哲学教授陈春文)写了篇书评。译者对海德格尔和这本书赞誉至极。令人神往。

 

译者说,海德格尔是真正的思者,他穷其一生追问SEIN(是/存在的意思),认为可以从他那里真正学会思。

 

关于思的描述 --思是迎向事务的风,它要卷入到思的事务中去,经受住卷入的考验,上了思的路就要经受种种险象,在思的林中路中转易,再不能回到世俗的安逸,不能躲避思的冲突,而是要勇敢并感激地领受冲突的惠顾与馈赠,把他们转为思的路标和基本语汇,借以向更幽暗的思想边际突围……思是沉思,是一种伟大的孤独,伟大的凛冽,伟大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