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付云武

1973年在青黄不接的6月不合时宜地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是目不识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标准式的农民。在六兄妹中排行老五,父母帮取名“云武”非“老五”之意,欲让我将来做个“武将”好“光宗耀祖”,可惜自己死不争气,偏做了个时刻有可能“下岗吃低保”的工人。 1991年技校毕业后,曾经当过了四年“暗无天日”的矿山工人(上班在山洞中打眼放炮,虽有光明但非日月),也就是这时闲得无聊,与文字结下了点缘;之后又调到县石油公司加油站做了3年的“卖油翁”,后靠自己的破笔得领导“赏识”,到县商贸总公司干了5年自己梦寐以求的秘书工作。期间在《红河报》(现《红河日报》)、《春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几千字的散文。后国有企业改制,自己稀里糊涂地又成了一个既不精于商道又不懂管理,徒有虚名的企业管理人员。

心灵的震憾


      父亲是位老村干部,任村民小组长已经近三十年了,由于辈份大,加之为人处世谦和,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已经七十岁的他,拗不过大家的意愿,还在任村民小组的副组长,他说:把组长带出来,他就“退休”了。

      今天回家过节,村里一户黄姓人家几兄弟为赡养老人的事找到了他,要求调解。好久没回农村了,对村子的事知之甚少,我绕有兴趣地在旁边听着。村子的杨氏老人养有六个儿子,老伴前几年去世后,老人和三儿子共同生活。老人如今已有八十五岁的高龄了,长子已经有六十多岁,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