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明超

营销与管理咨询专家,重点关注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洞察、营销创新和企业运营管理研究。为云南电信、重庆移动、长城润滑油、北京青年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30多家机构提供过研究咨询服务,为搜狐网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外运集团等提供过培训服务;在《中国商业评论》、《中外管理》、《首席市场官》、《营销学苑》、《销售与市场》等媒体发表过专业文章60多篇,2003年提出的体验营销的流程设计体系曾入选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MBA课程案例库;对于中华老字号的思考《中华老字号路在何方》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联系邮件:[email protected]

营销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嘴巴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广告费,企业对于广告的重视让消费者的世界变成了广告信息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无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走在路上、还是在电梯口,广告都会扑面而来,就连每天上班打开电脑都有无数的广告垃圾邮件让消费者躲避不及。消费者当前已经处于信息疲倦的状态,而且真信息和假信息常常混杂在一起,让消费者面对的世界开始变得离奇也让他们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来辨别和确认这些信息,人们已经厌倦了包括影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那些长篇累牍甚至没完没了的广告,广告的投入产出比不再像从前那样值得称赞了。

  营销的宗旨是通过打动消费者从而让企业获得盈利,而对于满意的顾客来说,他们如果愿意将自己对于企...

Read more

中国品牌不塑造鲜明性格很难成功


  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性格,性格不鲜明的品牌很难让消费者记住。

  中国的很多品牌在全球化背景中都需要去思考塑造鲜明性格,并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很多品牌是“喊”出来的,而不是系统的运作出来的,中国广告市场的增长很快,但是中国的品牌广告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很多电视广告都是以叫卖为主,或者以产品为核心,以至于在整个的市场营销界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似乎越是直白的叫卖式的广告,似乎越能促进销售的增长,甚至有营销专家常常说,有效的广告就是说到消费者烦的广告,这模糊了很多品牌管理者的视线。

  很多品牌希望短期提升销量而不是构建一个可以长期发展的...

Read more

企业必须重视的新问题


  德鲁克说,管理者必须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而管理者要想真正对企业带来积极的贡献,必须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然而,有很多管理者常常会认为自己正在做着正确的事情,但是却可能不是正确的时间,也不是正确的地点,甚至也不是正确的方式。有些管理者做的事情看上去很美,但是实际上已经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商界评论》的编辑团队认为,这种事情几乎每天、每个企业都静悄悄地发生,侵蚀着企业的活力,后果巨大并且很难发现。与一目了然的失误和疏忽不同,这样的行为往往披上了一层光鲜的外衣,动辄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因此也更具蒙蔽性。这是一种管理的隐性渎职,因为他们忘记了管理者的...

Read more

如何评估知识型员工的绩效?


  在企业的管理中,凡是工作的主要成果都可以定量评估的职位,绩效评估方法就不会太难,但是现在企业里还有一类员工是不能用常规的绩效评估方法来考核的,因为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所做的工作可能不会像制造一个零件或者生产一个产品那么很快见到成果,例如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企管部、客户服务部、战略规划部、市场调研部、研发部等等,还有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比如媒体、咨询公司等,他们通常都在办公室里、电脑桌前,使用着阅读、思考、研究、讨论、写作等工作方式,运用掌握的知识来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增值。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到:“今后50年内,能最系统最成功地提高知识员工生产率的国家将占据世界经...

Read more

管理者的教练之术


  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好的教练,教练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会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以及执行任务的能力。正所谓“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但是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懂得教练之术,很多的管理者更愿意什么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有的管理者是处于自身的安全考虑,因为担心如果什么都教给了手下人,害怕在一个屋檐底下,手下人未来没准会替代或威胁自己的位置,甚至怕手下人未来自立门户,因此就谨小慎微;有的管理者则是本身就没有放权和培养人的习惯,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于是手下人就只能看着管理者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时间长了,产生依赖,让他们独...

Read more

谁的嘴巴最有营销价值?


  如何开展口碑营销?找到和创造意见领袖是关键。例如汽车的意见领袖以男性、高学历、高职位和偏年轻化的群体为主,这部分群体也是目前非常主流的购车群体,这些群体中的一个人的价值相当于广告覆盖的10个人,因为很多人消费的时候首要的信息渠道是口碑,从这个角度分析,每一类产品都可以清晰的定义出自己的意见领袖群体,并对意见领袖群体进行区别化的营销。

  意见领袖如何相互作用呢?事实上,意见领袖也有不同的类型,作为口碑传播而言,我们需要从传播链条中去细分和区隔这些群体,并要用好他们。

  第一类意见领袖群体是积极创新者,突出的表现是非常喜欢新东西,而且喜欢去尝试新东西,甚至经常自己去体验新...

Read more

没有性格的品牌很难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性格,性格不鲜明的品牌很难让消费者记住。

  中国的很多品牌在全球化背景中都需要去思考塑造鲜明性格,并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很多品牌是“喊”出来的,而不是系统的运作出来的,中国广告市场的增长很快,但是中国的品牌广告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很多电视广告都是以叫卖为主,或者以产品为核心,以至于在整个的市场营销界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似乎越是直白的叫卖式的广告,似乎越能促进销售的增长,甚至有营销专家常常说,有效的广告就是说到消费者烦的广告,这模糊了很多品牌管理者的视线。

  很多企业的目标常常是实现短期的销量,而不是构建一个可...

Read more

“品类”泡泡:中国营销界的一场思想闹剧


  一个被中国营销界误读的现实

  从2004年起,“品类”这个词在中国营销界开始“热门”起来:大部分营销策划及咨询公司宣称,开创新品类是创造市场奇迹的灵丹妙药,并结合《蓝海战略》、《水平营销》等畅销书,总结出“横向营销”、“品类创建”等新理论。

  据称,在每一个产品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的消费者心智:品类。品牌要独占品类资源,就可以成为强势的品类代表,获得所有品类消费者的选择。

  比如乌江榨菜的“三腌三榨”,形成中国榨菜属涪陵,涪陵榨菜属乌江,乌江榨...

Read more

细分人群将助力建设营销平台


  今天网民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我们已经发现,今天的网民不再是过去的年轻群体或者是低端用户,甚至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的用户已经成为互联网非常忠实的群体。中产阶级推动着网民社会的形成,这个形成不仅在于用户的规模和消费力,还在于这些用户要发表意见,他是社会的精英群体。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整个的中高端的收入人群,或者是中国的中产投资的表现,而且他们的一些不管是投资比例还是投资意愿都是在不断的增加的。我们看到在美国,整个家庭当中的投资的比例,大概是47%。也就是说47%的钱都是买股票、基金、证券、期货等等很多的产品上,在中国这个比例还很低,因为大部分的人把钱还是用于储蓄。

  这些...

Read more

新媒体趋势与营销变革的数字风潮


  媒体格局之变

  今天说数字化媒体的发展,特别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整个传媒的格局。现在这个格局怎么样去变的呢?这是我们的一个数据库,其实我们在过去十三年当中,大概每年都会追踪中国有七八万消费者样本,看他们媒介变化,和消费行为和趋势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时间当中,我们会看过去五年里面所有的媒体里面互联网是增长最快。现在网民规模是4.57亿,我们调查网民里面每周上网在十个小时重度用户从三年前61%涨到现在72%,现在明显看到很多人已经对互联网形成一种依赖。花在互联网的时间是17.6个小时,比美国还要高。甚至互联网已经开始挤占电视黄金时间,在过去几年当中实际上互联网经历了一个曲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