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入主科龙的战略意义
此消息终结了两件事:科龙电器的何去何从终告一段落,种种流言止于此,有利于科龙电器今后的发展;国内家电企业的收购重组开始加速,原先美的、威斯特等企业掀起的中小规模重组正步入新时期,海信收购同属家电业的科龙,从战略层次上掀开了我国家电行业竞争新篇章。
笔者分析,此次海信集团的收购,是一种战略层面上的股权交易,并不等同于海信单纯收购科龙...
作者文章归档:沈闻涧
日前,土耳其外贸署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作出反倾销终裁: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按到岸价征收50%的反倾销税,这将对包括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在内的彩电出口带来不利影响。据了解,这也是自美国对我国彩电企业进行反倾销后的又一重要事件。
与此同时,国内彩电市场上平板电视高歌奋进,在上游液晶屏供应商、中游制造厂家,以及下游经销商的共同拉动下,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销量逼平甚至超出普通CRT电视。
一边是海外出口遭遇反倾销危机,海外出口又将怎么办?一边是国内平板电视的红火发展势头,我国企业又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契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空调企业能够充分把握明年市场的发展趋势,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明年的空调市场又将会出现哪些新热点?今年的热点是否会继续?又将有哪些热点会淡出市场?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对行业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地基础上,大胆地得出一些明年空调行业新的发展热点。
价格战主角转变
价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特别是在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价格杠杆的拉动作用就更为明显。按照空调行业的发展规律,市场供大于求下怎么办?面对今年遗留下来的近千万套库存又应该怎么办?三四级市场的消费量又依靠什么来激发?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只有一个答案:降价!
今年许多人都认为...
科龙电器的问题现在是愈演愈烈,停产、停工在传言中变为现实。甚至连其副总裁也证实,科龙电器正在就转让事宜与国内十多家大型企业进行洽谈,可能会被某一大型国企收购。
无疑,现在的局面对于科龙电器整体发展而言,并无大碍,很有可能只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注定要遭遇的一劫。当新东家接手后,只要补充上资金链,带入新的管理风气,科龙电器还将照样转。
但是,眼下正是空调销售的七月旺季,种种流言或真实情况的不断传出,给科龙旗下的三大空调品牌:华宝、科龙、康拜恩在旺季市场的销售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对所有关心和参与国内空调业发展的人士,也是一击重拳。让原来已经脆弱的内心更加坚定了:今年空调厂家的...
在中国家电零售业坚守20多年的苏宁,今年宣布变身苏宁云商。这离苏宁提出的“去电器化”、“发力苏宁易购”的转型过渡期仅有两年时间。这种一步到位式的苏宁云商转型是不是太快了?到底是中国商业零售产业的变革已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不得不变?还是苏宁云商的转型就是一场空中楼阁式的概念炒作?
来自市场疑惑背后的答案并不复杂。回顾中国商业零售市场最近30多年的发展,就不难看出,一直以来主导商业零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就是消费需求。作为商业零售企业,其最大竞争力则是不断提供满足消费需求的各类有形或者无形的服务。最终,连接商业零售企业服务产品与消费...
久拖未决的“三网融合”试点政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彩电市场发展“另一只靴子”。
去年开始,彩电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推出互联网电视,将作为终端显示设备的电视机变身家庭信息多媒体娱乐中心,成为推动传统电视机战略转型的“第一只靴子”。
当前,政策虽仍未明确颁布时间以及对未来彩电业走势的影响力预测,但并未影响到国内彩电企业实施以“三网融合”为前提下的产品和市场营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互联网电视”的推出以及市场营销的全面投入。
当前来看,“三网融合”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仍是“广电网、移动网...
昨天上午,国美电器的一则停牌通告,令业界生出无限猜。昨天晚上,国美电器的又一则通告,又令业界哗然,甚至可以用“炸开了锅”形容。
表面上看,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与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的矛盾公开化,双方围绕国美电器企业控制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已经白热化。而现有的国美电器董事会和管理层几乎都站在了陈晓这一边。
黄光裕重小利而忽视大利
陈晓的背后是除了黄光裕之后的所有股东利益、员工利益、公司利益、品牌利益。
不可否认,黄光裕对于国美电器的贡献和作用,窃以为黄光裕只要等着分享在现有董事局会带领下国美电器发展的收益即可,却要将个人对企业的控制权争夺以及对现有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公开化。
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