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平

陈平: 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普里高津统计力学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
比利时索尔维国际物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简历:

1968-74,成都铁路分局电工。业余研究理论物理,科学技术史,和经济史。
1974-79,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字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受控热核反应。参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
1979-80,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研究生。参与农业政策改革的讨论。
1980 年秋赴美国留学,1982年起师从普里高津研究非平衡物理学和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在复杂系统包括生命,社会,和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1988至今,先后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普里高津统计力学与热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和研究科学家。
1988-89,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第三届会长。
1988-94,北京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1995至今,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
1999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贡献:

1979年11月16日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同时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长期

我和林毅夫有分歧 经济学牛人除了张五常还有这几位


  去美国之前一直在研究“中国为什么落后”

  问:陈平老师,您好,您是一位跨物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请您介绍一下您本人的学术经历。

  陈平:我于1962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我们的所有老师都是中国“两弹一箭”的元勋,我们那个年代,最大的教育就是做科学,而且研究的就是战略问题,战略对象就是要打败美国,很简单。

  改变我一生的是我去调查太原重型机厂,太原重型机厂建厂十几年,生产能力只达到设计能力的三分之一,我当时非常震惊,调查什么原因,结果发现,我能找到的所有经济学理论都不能解释,这没有道理。因为我是学物理的,我问总工程师...

Read more

中国今天的世界定位相当于1900年的美国 而非1970年的日本


 

  本文是陈平教授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13期演讲的第二部分。上一讲《中国历史定位是追求高收入,还是占领制高点?》中,陈平教授谈到了他的最新理论“史观经济学”的开题部分,即要明白中国的历史定位,要从斯密的空想资本主义说起。第二讲,重点探讨历史发展的多种竞争模式,并以全球历史的变迁来论证,最终目的还是破解西方中心论,以及中国发展目标不是跨越世行眼里的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在科技、金融、军事等领域占领全球制高点。演讲稿经陈平教授审定授权首发观察者网。

  二、历史发展的多种竞争模式

  我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第二主题,发展的多线模式。前面的第一主题...

Read more

一个字概括美国经济新常态:虚


       复苏还是僵滞,这是一个问题。

美国经济究竟复苏了吗?金融危机最凶猛的浪潮过去后,全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或许都在寻求答案。

主张美国经济已复苏的声音,在中国一度颇为流行,却不时遭遇尴尬:2012年美国四季度GDP环比萎缩0.1%2014年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负增长1%(有极寒天气的影响);至于消费、制造业等具体项目,出现负增长的次数就更多了。

笃信美国经济复苏者难免惴惴不安,但大可不必如此自扰。只要对美国的“新常态”有充分认识,就不会对美国经济的短期涨落大惊小怪。

“新常态&rdq...

Read more

金砖国家失速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美国转嫁危机拖累全球经济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推出了许多刺激政策,但效果不显,至今无法走出衰退。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吃错了药。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有以下几点原因:

  利益集团过于强大,把持了巨大利益,使结构性改革无法推进。美国最大的利益集团是金融寡头,这是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我在2002年到2005年之间,就提出经济波动的原因就是金融寡头的控制和投机,与微观基础没有什么关系。卡特和里根政府时期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就主张拆分金融寡头,进行结构性改革。但现在坐在奥巴马政府里的伯南克是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他用加强金融监管代替拆分,实际上是在为金融寡头敷衍和推卸责任。

...

Read more

奥巴马开始学中国了


  现在美国的危机实际上从里根革命就已开始。里根革命要革谁的命呢?实际上是要革罗斯福新政的命。罗斯福新政要增加福利,增加政府开支来保证工人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政策基本的核心就是这个。里根的办法就是以减税为号召,因为以前西方竞选都是比赛,谁许诺高福利,增加社会保障,增加教育,增加住房投资,都是要政府来做,谁许诺这个就能当选。里根就倒着来了,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本身就是问题,然后与其交税不如减税,减税之后你们自己来花钱就更好。

  但是里根同时还主张星际大战,千万要记住这个。这两个东西是矛盾的,一边要减税,一边还要搞军备大战,那么政府赤字怎么解决呢?就是借债,于是就逐步搞成现...

Read more

陈平的选择


  1、您查阅次数最多的一本理论书籍是: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2、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理论书籍是: 柏拉图《理想国》

  3、您现在最喜欢阅读的学术杂志是: Scientific American

  4、您现在最喜欢阅读的报纸是:(没有一家)对比三家: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主流媒体:新浪网,google.news,Economist。

  5、您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是: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您最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是: 《Cats》

  7、您最佩服的一位古今代中国伟人是: 老子

  8、您最佩服的一位现代中国政治伟人是: 毛泽东

  9、您最佩服的一位现代中国学...

Read more

陈平:告别摸石头过河 走向观全局航海


编者按: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集中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而“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

  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五中全会也将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完成情况。“十一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十二五”规划会布局哪些重大的战略任务?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和重点在哪里?如何正确定位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电话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平教授。

  最近几年开始有人认识到,中国...

Read more

访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购买


  视频链接:http://news.cntv.cn/world/20100713/104121.shtml

    访谈节选:

  陈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我认为,“走出去”是中国产业升级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因为你知道国际化以后各国都有跨国公司,连很小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像芬兰都有全球性的公司。所以中国产业要升级的话,一定要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公司,这是必由之路。

    另外,我觉得像刚刚报道的那个新闻,实际上中国才刚刚开始,除了中国企业认识到收购资源性的公司以外。我认为中国公司错...

Read more

金融改革的战略选择和经济秩序的良性循环


《金融改革的战略选择和经济秩序的良性循环》(点击查看原文)

此文原载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1996年第5期(总12期),1996年8月8日;收入陈平著,《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3.1 章,487-496 页,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